国际金融
1
第五章开放经济的政策运用与经济均衡
2
第一节开放经济的宏观分析框架
一、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封闭条件下,内部均衡目标
目标
政府行为具体为:致力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均衡
由于三个目标之间存在着现实冲突,所以封闭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或许应该理解为“低失业率下的国内经济稳步增长”。
3
开放经济的均衡目标
在原来的“内部均衡”基础上增加“外部均衡”层面。
外部均衡目标
由于国际收支汇总反映了对外经济联系的全部信息,从而是衡量经济开放程度和规模的最佳工具,所以衡”顺理成章地被纳入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中。
4
国际收支均衡
是指国际收支在质与量两方面都能较好地促进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际收支均衡从质上要求国际收支的内容能最大限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有助于逐步建立一个适合现代化要求的经济结构。
5
在量上允许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有一定规模的赤字,承受一定的负债额,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外资的需要。但是这种负债额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规模,考虑将来是否有偿债能力。外资流入在时间上也应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吻合,从而保持在一段时期内(3---5年)收支总体上平衡。
从长期的、动态的视角考察衡的约束,做出战略性安排。
6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经济开放下,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等原有的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与价格稳定、充分就业
7
二、开放经济的宏观分析框架
(一) 1S-LM-BP模型
1.
IS曲线,产品市场供球均衡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线
LM
IS
Y
e
8
BP曲线衡线
9
BP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
越大,则F(i)越平坦,BP也越平坦。
1)若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为零(比如资本和金融账户严格管制),则BP为一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2)若曲线。(即资本在国际间可完全自由流动)
10
第5章 开放经济的政策运用与经济均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