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
姓名:范敏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孙迎春
20080328
摘要判分析晰鶩的“词典语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译学词典语篇论”,本文旨在从篇章语言学视角进行译学词典研究,全面系统地讨论了篇章语言学与译学词典研究的密切关系,以期促进译学词典研究的发展,并推动翻译研究的进步。通过考察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如何应用及体现于译学词典研究的情况,试图揭示译学词典研编过程中的各种文本与语境制约因素。本文具体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译学词典的理解及其研究方法:第二,译学词典作为语篇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意义与功能;第三,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与译学词典研究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研究,在讨论中融合了翻译学、语言学与词典学的相关理论,并在研究中采用个案分析、资料汇集、文本分析、例证、图表、比较研究等方法。关于译学词典的理解及其研究方法的问题,作者指出译学词典是涉及翻译研究领域术语、话题,并把这些术语、话题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编排解释,以供翻译理论研究等目的的专科词典。为研究需要,作者指出本文所主要探讨的综合性译学百科全书,而且这种类型的译学词典的条目与阐释通常语言一致。根据译学词典的特点,译学词典研究可以视为一门具有独立性质的学科。译学词典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应从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以便为译学词典研究指明新的研究方向并可引起学名的不同反响。译学词典研究的发展,可以促进翻译研究和各相关学科的发展;而翻译研究和各相关学科的充分发展也会促进译学词典研究的迅速发展。为增强本文的说服力,采用三本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汉英·英汉翻译百科全书》,《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与《国际翻译研究百科全书》作为个案分析。关于译学词典作为语篇的理论基础及其特征、意义与功能的问题,作者在批指出在众多相关学科中,篇章语言学最适合用来诠释译学词典研究,为把篇章语学词典是能提供译学术语或话题并能对其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理论诠释的译Ⅺ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言学引入译学词典学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由于篇章语言学强调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与各种动态因素,具有开放性、整合性与动态性的特点;而且必须满足以下七个语篇特征: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与互文性:,因此,篇章语言学视角更加开放、动态、系统地对译学词典进行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例如译学词典在篇章语言学视角下既可以看作编者与用户之间的对话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具有自身特点的语篇。篇章语言学还可以作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借助许多相关理论来诠释译学词典的研编过程,从而为译学词典研究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研究框架。在译学词典语篇框架之下,所有与译学词典相关的材料均可包容进来,许多边缘化的以及许多不关于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与译学词典研究的关系的问题,作者分别从意图性与译学词典研究、可接受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信息性与译学词典研究、衔接性与连贯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互文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以及情境性与译学词典研究六个体现在译学词典编者研编词典时的态度。译学词典的研编是一个有意图、有目的译学词典编者有意或无意地操纵译学词典的编撰过程,以符合当时的文化环境与典编撰不是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只有考虑用户需求、市场情况、编者素养与赞助人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编撰出更加实用的译学词典。通过分析可接受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就译学词典而言,可接受性主要体现在译学词典用户使用词典时的态度。由于这种态度主要与编撰意图、译学词典文本类型、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用户的期望程度有关,因此,为了实现译学词典的可接受性,译学词典编者应合理利用合作原则和社会认知方法,并从用户角度对译学词典进行类型划分。由于不同用户对译学词典的可接受性有不同的认识,既使同一用户,由于认知环境与使用情况不同,对译学词典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并非任何一部译学词典都能适用于所有的用户。另外,由于翻译学科性被重视的材料因此得到关注,译学词典的话语权力也自然得到重新定位。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意图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就译学词典而言,意图性主要的人类活动。也就是说,译学词典编撰不应看作只供查阅的工具书,还应看作译学词典的编者、文本、用户及其语境之间的互动行为。在译学词典编撰的过程中,市场需要,并根据译学词典的服务对象来调整自己的研编意图。这是因为译学词摘要
质决定了其学科术语的多义性与模糊性特点。而社会认知方法以认知科学与原型理论为基础,以语用、交际功能为导向,强调术语概念的多义性、动态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因此为社会认知方法应用于译学词典中的译学术语研究提供了合理通过分析信息性与译学词典研究,作者指出,信息性在本文中是指语篇所承载的信息性质,就译学词典而言,
篇章语言学视角下译学词典研究硕士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