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院语委、基础部关于举办首届中华经典诵读暨“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的通知各系、部: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国语〔2008〕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厅〔2008〕1号)精神,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经研究,定于今年第四季度举办我院首届中华经典诵读暨“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首届中华经典诵读暨“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由学院语委、基础部主办。其中,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院团委承办,推普协会承办;“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由基础部承办;颁奖仪式由院团委、宣传部承办。成立活动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分别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参赛项目评审等工作。二、参赛对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参赛对象为:本院在校教师生。参赛形式既可以是个人诵读,也可以是集体诵读。其中,集体诵读人数不超过5人,个人、集体诵读时间均不超过5分钟。参赛篇目可选取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四大传统节日相关的中华经典诗文。各系部可报2个参赛作品,无论教师或学生。“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参赛对象为:本院在校师生。获奖篇目将于院报刊出。三、时间安排中华经典诵读比赛:10月15日,各系部完成参赛报名和参赛作品征集并上报参赛名单;10月24日(第八周周五)晚举行比赛。比赛方案如下:各组别参赛选手通过指定篇目诵读、自备篇目诵读、即兴演讲(1分钟)三个环节进行比赛。“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10月20日,完成作品征集;11月10日前完成评审。我院首届中华经典诵读暨“我与经典有约”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暂定于11月中旬举行,具体由宣传部和推普协会承办(通知另发)。四、评审方案组委会聘请口语表达、文学、语言文字教学等方面专家担任评委,对各参赛选手评审打分。其中,诵读比赛普通话水平占50%,朗诵技巧及艺术效果占50%。经典诵读和征文比赛将分别评奖,教师组、学生组各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中秋见月和子由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原文: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
我与经典有约——诗歌朗诵策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