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阳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十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自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来,全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科教兴云”的方针,按照“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投入、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克难攻坚,负重拼搏,完成了“十五”期间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教育的稳步发展。(一)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全县现有各类学校701所,在校学生245189人,比2000年增加43319人;%,,达到了重庆市平均水平。。全县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建设、管理和指导。现已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49所,各类幼儿办学校点313个,其中市级示范幼儿园2所。2005年幼儿在园人数23958人,入园率45%,。全县基本形成了“县有示范幼儿园、乡镇有中心幼儿园、街道和村有幼儿园(班)”的学前教育体系,学前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全县顺利通过了市政府的“两基”评估验收,被教育部审查认定为“全国第十批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7—12周岁正常适龄儿童142938人,已入学142738人,%,其中,%;%,%,%;13—15周岁正常适龄少年63970人,已入学59186人,%;%;%,%;%;%。女性和男性、农村和城镇、贫困山区和公路沿线学龄儿童入学率的差距逐年缩小。特殊教育加快发展,2001年9月成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成为渝东片区规模最大、条件最好、办学实力雄厚的特教学校之一。全县已基本形成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和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辅的办学格局,7—15周岁“三残”儿童613人,已入学508人,%。。全县狠抓高中教育规模扩张,实施了初中改建高中和现有高中扩容等发展措施,使高中容量不断扩大,全县高中在校生14457人,比2000年增加7512人,%,比2000年增加17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由2000年的78%%,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10个百分点,本科和重点本科上线率大幅度提高。。各职业学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县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正在由单一型、封闭型向复合型、开放型转变,开设专业37个,逐步做到了办学形式多样化、招生分配社会化、学校管理科学化、信息交流经常化。培训的移民、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就业率达到90%,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成人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建设乡镇成人学校63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886所,,形成了以扫盲、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移民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社区教育、农村教育、企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五年来,,新、扩、改建校舍73万平方米,。至2004年底,,,。,添置电教器材、教学仪器19456台(件),音体美卫劳器材18802台(件),,,计算机5311台。全县建立了286个录放像网点,136所学校建有远程教育接收站,118所中小学建立了微机室,全县拥有计算机5311台,所有中心小学、初中和92%的村校实现了电化教育,我县2003年被市政府认定为“基本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县”。(三)移校迁建成绩斐然全县按照“移民先移校,移校促移民”的思路,坚持把移校工程作为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克服移校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等困难,按照“富规划、穷建设、多模式”的思路和“内强管理、外抓支援”的方针积极推进移校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完善学校教育功能,使大批迁建学校成为库区教育的亮点。目前,全县已有36所学校如期搬迁,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基本满足了5
云阳县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