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爱物琐记1.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物琐记——激昂时代的落笔时间:2010-9-2111:13:19文章来源:张振宇开门见山地说,人若想融入某一历史演变的洪流去感受这个时代的激情,最利索的莫过于看一幅具主题性创作的绘画。因此,我在此撰文驳斥所有说主题性创作是毁掉传统笔墨的说法。新中国那些真正的大家中,哪一个不是高明地把极为天趣的传统笔墨组合成讴歌时代的画卷!而他们的这一身体力行,恰恰折射出他们在那一历史时期的感动,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史诗般值得缅怀和研究的实物。人文地看,他们亦是历史的解说员。在传播艺术价值的过程里,比同时代的所谓不媚权的某一名家更高大,更说明他们才是了不起的艺术家。天津湖社画会大名鼎鼎的刘子久就是这么一个。其精山水、花鸟、人物,笔墨了得载入青史。更擅作主题之画美名远播,此《支援前线》最能说明主题性创作是否毁掉传统笔墨的问题。该画是在1950年祖国部分地方还没解放,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的大背景下绘就。那个时候党的文艺方针可以说还没得到艺术家们的充分认识,传统山水画能不能为现实服务对艺术家们来说还是一片迷惘,刘子久就已深情无限又笔笔到位地颂扬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这难道不值得现在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们和信口开河的鉴赏家们好好反思!一幅美图,洋洋洒洒地记录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热情;真真切切地表达了一个画者面对天地巨变的参与;这才是身为一个艺术家最能打动世人的操守。《支援前线》既是刘子久的代表作,也代表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的开始!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共和——落英皆缀井岗山时间:2010-10-418:00:49文章来源:张振宇革命圣地井岗山,毛主席的名词《西江月•井岗山》曾对其作了壮志凌云般的豪情寄写。本文藉新中国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元帅对该词的读后感以飨读者,意在感念井岗山这个“革命的摇篮”。无论是毛主席的词还是陈市长的释文,皆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辞令,字字如丽卉洒满井岗那漫山遍岭,倾情美饰这块昔日中国工农红军执星火以燎原,消灭同胞被剥削、被压迫、从此走向辉煌胜利的英雄地! 井岗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录毛主席所作井岗山词,寄调西江月。此词作于一九二八年夏。当时我军主力赴湘南,敌军企图袭取井岗山。毛主席亲率一个营将敌击退。此词表现出我军以少胜众,不可震撼的英雄气慨。是役井岗山根据地赖以保全,有扭转战局的作用。读此词令人增长志气,可视敌军为土芥。我认为新中国人民应有此气慨,而且已经有此气慨。真可喜可贺。至此词选调之当,遣辞之工,描绘之切,乃其余事。例如在战争中当有炮声雷鸣,而敌已开始逃跑,此敌之起身炮也,此我之送行炮也,不可不知。一九六零年春日,陈毅题记。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毛主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诗人。陈市长位数第二亦天下尽知。笔者尤爱陈市长写周恩来总理那首五绝——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其能写出那么激昂又寓意深邃的好诗,自然注解《西江月•井岗山》会极为贴切。至于手稿书法,通篇意气风发而自然奔放,不啻惊世挥毫也! 2010、9、27晨于泉城局部1局部2爱物琐记——掩卷唏嘘士夫画时间:2010-10-722:26:57文章来源:张振宇回回打开史喻为“元四家”吴镇的这十二段山水卷,人都心神俱邀入画境。掩卷时人自然似丢了魂,纵然画卷已上扣,心神还长时在卷中邀游,余情智唏嘘一片——“人品、学问、才情、思想”,齐白石的恩公陈衡恪所总结文人画四要素的高度全在里了! 士夫画既文人画,指读书为士的官人、文人业余所做的画作。始于唐代大诗人王维,倡导于北宋巨儒苏轼,依我看大成于元,这要归功意趣需借助于良好的笔墨修养。士大夫们籍遣情成图,不能说肯画就能把画画好,无论有否师承,落笔要有成就,都少不了系统地落力学习。苏轼当年心气再高入云,由史至今中国山水画的高度还是在于两宋院体。倒是到了汉人权利旁落的元朝,他族的颐指,士大夫们对仕途的渴望才转向给了心中可寄情的山水墨写。审视整个元代绘画我发现少了宋画的气势,但多了宋画欠缺的情感宣泄。原来中国这一段的绘画可说是由仕途失意的士大夫们在构建,难怪儒化的笔墨大多都笔笔纵情,率真如孩童发语! 吴镇的墨韵在“元四家”中最值推崇。史谓倪云林为隐士,其实吴镇比其更隐。吴每天躲在家画画写字,把胸有千壑绘得景境传神;字气之活,有若灵龙。苏轼的士夫画理想自然是要仰仗其来实现宏愿。是卷于七十二岁笔墨臻化境时绘就。大清乾隆帝在卷中御题的评语为:“我谓劳工形似者,未如此拙趣超神!”拙为士夫画的最高境界,乾隆帝语意为:我断言吴镇画的所有如这十二幅画的美图,都及不上这些画那么率意天成,乃无上神品也!也难怪乾隆帝予每幅都赋诗对题一首,贮于其最喜欢去的御书房以便欣赏。后又编入《石渠宝芨》初编,记品一等。为让后世了解

爱物琐记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