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曹禺-课件(ppt·精选).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语言文学院`
路翠江
第十九章曹禺
重点难点:
1.《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解读


第十九章曹禺
一、生平、创作、思想
二、作品解读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三、曹禺创作的艺术成就和风格个性
一、生平、创作、思想
(一)生平
曹禺(1910-1996)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萬”
“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运影响下的剧作家”
1933年,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奠定了在中、创作、思想
1988年,曹禺(左)与挚友巴金在一起。
40年代,创作多幕剧《北京人》,改编巴金的《家》。
一、生平、创作、思想
解放后,曹禺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主要作品为历史剧《胆剑篇》(1961年)和《王昭君》(1978年)。
一、生平、创作、思想
(二)主要作品
《雷雨》(1933 年)
《日出》(1935年)(获《大公报》主办的1936年优秀剧本奖)
《原野》(1936年)
《蜕变》( 1939年抗日剧)
《北京人》( 1940年)
改编巴金小说《家》为同名多幕剧(1942年)
《明朗的天》(1954年)
《胆剑篇》(1961年)
《王昭君》(1978年)
一、生平、创作、思想
(三)创作思想轨迹
第一阶段:“熟悉生活,但不写身边琐事;善于构思,但不墨守成规”。都是悲剧,但结构方式和风格特点各不相同,《雷雨》以情节结构的曲折复杂取胜;《日出》以日常生活场景的深刻展现见长;《原野》以象征手法和传奇色彩的运用别开生面。三部作品都有着共同的主题,即揭露中国社会的封建性和黑暗性。
第二阶段:现实性加强,《全民总动员》、《蜕变》和《桥》都直接以抗战的现实为题材。《北京人》和《家》以反封建为主题,也是这个阶段的优秀作品。
第三个阶段:受到当时要求作品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创作主流思潮的影响,没能有所超越。
二、从《雷雨》到《日出》、《原野》:“生命三部曲”
(一)《雷雨》——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1.《雷雨》主题
2.《雷雨》艺术特征
《雷雨》的讨论
1.《雷雨》主题
社会层面:在“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的交织中,产生话剧的现实批判性;始乱终弃”和“乱伦”的社会现象中,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批判带有浓重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罪恶。
人性层面:“生命编码”, “挣扎”与“残酷”的发现,即戏剧“意象”中所内涵的人的生存困境。

曹禺-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