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崧舟,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先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宸桥小学校长。曾应邀赴全国29个省份16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近千节、讲座300多场次,有语文课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著有《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语感教学法》、《课堂改革与学习主题的构建》等,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收集了王崧舟老师近几年对诗意语文的理解和生成,大多是他参与各种大型的、专题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的讲座和报告。是他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对于诗意语文的解读和修行。他始终觉得,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也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只有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它、关照它。在这样一个即使既是的过程中,自己会发现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本书共包含王老师的有关教育七讲:(一)诗意语文,追寻审美化实践智慧。(二)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三)“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四)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五)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六)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七)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优美语段:1.“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朴素还是绚烂、无论是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是散发着平民气息还是充满了贵族气质,在他们之上,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意流布期间、充盈内外……我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我自己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对于诗意语文的解读和修行。”(部分自序),事业的价值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王崧舟推崇的教育名言)3.“人的底蕴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级的生命能量。没有底蕴,或者底蕴不厚实,哪怕你学会了降龙十八掌,那也还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底蕴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危机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选自“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一讲)4它追求思想的力量,但对于仅仅以某种抽象的思辨抵达思想,它说——不!它充满感情,但对于只把它理解为直白的宣泄某种情绪和社会意识,它说——不!它以具象为旨趣,但假如具象只意味着对现象的简单还原,它说——不!它总是在情境中,但对于游离于语言文字的种种渲染和演绎,它说——不!它是文化的,但对文化所作的任何形式的宏大叙事和过度诠释,它还说一个字——不!(王老师对诗意语文的概括)5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也没有一个静态的、现成的诗意语文可以供我们去模仿甚至膜拜。所以我们只有沉下心来,读书、学习、修为,不断丰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有学问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心得体会:去年有幸去郑州参加听课,其中就有王老师为大家讲授的《普罗米修斯》一课,在《普罗米修斯》的课堂上,先生挖掘出了四个画面,然后两两相照,展开教学,每一句话都那么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是谁说文字不会说话?!是谁说文字
读一本好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