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学科渗透心育教育-政治论文浅谈中学政治学科渗透心育教育 杨红卫(新疆乌鲁木齐县小渠子中学830000)【摘要】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为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学科中渗透心育进行了不断的尝试。本文从中学政治学科阐述渗透心育的必要性、措施及效果等。关键词 政治学科渗透心育现代社会,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开放的环境带来了各种刺激和诱惑,因此在学科中渗透心育,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心理健康又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的必要性1、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尤其是对正在从事政治教学的教师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将心育和学科相融合,在师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中,真正使学生在教师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学生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常常出现不适应的问题,在学习上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了学习不主动,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对症下药,建立学习的信心,真正使他们成为了学习的管理者。中学生由于自身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冲突,这些冲突往往是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学生正常发展,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疏导,尤其是通过学科渗透并加以引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3、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与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科与心育的融合性更为紧密。教育学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生活在书的世界中,意味着领略思维之美,享受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强调老师在学科中渗透心育的重要性。政治学科涉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现实生活更为紧密,学生通过政治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断扩展的社会中,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让学生学会正常的交往,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在政治学科中更为明显体现。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的方法1、制定符合的心育目标,教师要在课前科学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以学科教学为主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副线,深入挖掘教材中心育因素,将心育纳入教学的轨道。我在讲解孝敬父母这一问题时,事先收集了一些课外资源,如2012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陈建斌,为了每天亲自照顾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他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身上,骑着电动车去上班,处理母亲的大小便,为母亲吃饭等。通过将其中的蕴含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和心育知识更好的融合,让他们更深理解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2、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形成和谐互动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无意地创设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民主氛围。课堂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较大,在良
浅谈中学政治学科渗透心育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