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英语》教材以课标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客观地说,新教材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和民主,而且由于其宽泛的编写体系给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老师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教材被简单地理解为课本。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教材往往成了教学的的唯一依据,成为了“圣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不能理解和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照本宣科,面面俱到,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内容顺序授课,教材中使用的任何字、词、句、课文、语法都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不能有任何疏漏。这使得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不突出,不知哪些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又好像什么都要求学生掌握。还有,由于新目标教材采用的是活动为主线的编排体系,有的老师不加取舍,不加整合,一节课竟和学生做了十几个环节的活动,听完一节课后的感觉是做了不少活动,但不知学到了什么。试想一下,长次以往学生能学会什么?课堂效率怎么讲?。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时往往比较随意,自己认为教学有难度的就删掉,然后增加许多对教学目标达成无关的但教师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这种做法既不考虑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的逻辑关系,也不考虑学生的学,当然也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新目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首页都有一副图片,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话题和功能项目,而且也集中呈现了部分重要的核心词汇。但有许多老师只有在教完SectionA1a时才会用到这幅图片,有些干脆就放弃不用。再如,阅读篇章中的许多插图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使用的情况并不乐观。(二)关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没有适切、合理和科学的教学目标,就会使教学失去方向和评价的标准。值得肯定的是,绝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按要求标示出了课时教学目标,但在检查时我们发现,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全面的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许多老师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上,例如:Teachingaims:,,缺少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运用的技能目标,更没有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目标。在这种单一知识目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缺少学生的参与。,课标也明确要求关注学生,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很多老师的目标描述都是以老师为本位的,强调教师教的行为,例如:Abilityaims:
河南省长葛市23中李建新第十期的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