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 的专家共识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麻醉科
耿素娟
概念及原理
概念: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膜及后膜(终板)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物。
原理:肌松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受体,阻滞了神经肌肉兴奋的正常传递,产生肌肉松弛。
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加。为了肌松药的合理应用,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肌松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
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
l、为气管插管提供肌松条件。
2、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瘁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对抗。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
(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二)维持期的肌松药
(三)ICU 患者应用肌松药
(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l、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返流误吸是麻醉重要的安全因素。
2、起效最快是琥珀胆碱,在非去极化肌松药中是罗库溴铵。应用琥珀胆碱时应权衡其产生去极化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并严格掌握其禁忌证。
3、常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剂量为 l~2倍ED95,气管插管剂量为 2~3倍 ED95,增加剂量可适当缩短起效时间,但会延长时效及增加不良反应。
4、常用肌松药 ED95(肌颤搐被抑制 95%的剂量)及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 1 和表 2。
(二)维持期的肌松药
l、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手术不同阶段对
肌松的要求,决定追加肌松药的时间和剂量。
2、手术期间多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便于肌松程度的调节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恢复。对于长时间手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以及术后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选用长时效肌松药。
3、整个手术期间没有必要保持同等深度的肌松。
术中维持肌松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断静注肌松药,不提倡持续输注肌松药,长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更不应持续输注。
通常间隔 30 min 追加中时效肌松药,60 min 追加长时效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剂量一般为初量的 1/5~1/3,应以最少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肌松的要求。
4、麻醉维持期不主张多次注射或持续输注琥珀胆碱。
5、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插管剂量、补充剂量和持续输注速率见表 2 和表 3。
(三)ICU 患者应用肌松药
1、ICU 患者应先给予镇静药和镇痛药,调整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如仍有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同步才考虑使用肌松药。
在给予镇静药后即可使用肌松药治疗破伤风或癫痫持续状态等痉挛性疾病。
2、ICU 患者应用肌松药主张小剂量间断静注,当镇静药和镇痛药剂量不足或肺顺应性明显降低时,肌松药用量比术中增加。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