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撤地建市后,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本次规划成果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区域,论证了池州市在皖江经济带和“两山一湖”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对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一主一副一区”的城市结构;2以现有城市建成区为发展中心,实行城市外延拓展及存量土地的再开发相结合;优化建成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原有城市各项设施;3针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主城区城市格局保护、老城区风貌保护和视线通廊的要求。并且对重点地段、主要文物建筑等需要重点保护和公共利用的对象,提出保护范围控制和环境整治的要求;4积极控制城市景观,基于城区滨水轴线和城市轴线的整体结构,制定池州城区新的整体空间结构、公共开放空间和景观环境方面的策略,作为编制开发控制规划的依据;5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城市外围山水田园的生态格局。城市结构分析池州城市简介池州市位于长江南岸,安徽西南部,东与铜陵、芜湖交界,东南与黄山毗邻,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南与江西省接壤。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组建池州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现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和九华山管委会。1996年我市被国家环保局批准为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列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十六个地方试点之一,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池州市是以林为主的重点山区市,全市方公里,林地面积808万亩,%,三县一区均为省重点山区县,自然格局呈“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1998年大水后,在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完成了以长江堤防除险加固为主的一批防洪保安水利工程,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初步形成了具有灌溉、城镇供水、发电等效益的水利工程体系,到2006年底,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377座(1座中型水库在建),万亩以上灌区13处;引水涵闸64座,机电排灌站810座,装机14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3%。全市开发建设水电站52座,总装机容量35735kw,占可开发量的58%,年平均发电量9535万kw;,为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用水部门主要有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4%,是最大用水部门,工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19%,生活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随着的提高,近年来,我市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增加较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和5%,农业用水基本持平并略有下降,据预测,到2010年,,,未来新增供水主要为城市供水。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情况池州市土地资源类型多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