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松树和大松树》《大松树和小松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座大山。师:在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树和一棵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 2、齐读课题,书空课题。【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在导入课时,就要努力去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简笔画来吸引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始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给激发起来,还没等教师让读课文,有的学生就拿起书读起来。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课件播放范文,要求同学们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2、指明学生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3、课件出示课文生字,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写生字词。4、引导同学交流课文大体内容。【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主要体现了这样几点:①先自学而后教,以学定教;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③“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这样安排既符合识字规律,学生又学得轻松愉快。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请同学再次读课文,并试着给大松树和小松树找一找自己的家。1、出示:大松树和小松树的贴画。 2、指名学生上台讲大松树和小松树的具体位置标出来。3、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大松树的大和小松树的小。(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1、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小松树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指导学生读好小松树对大松树的话,读出小松树的骄傲、霸气和没有礼貌。(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师:大松树听后生气了吗?(没有)生:大松树没有生气,它还在笑呢。师:嗯,大松树心眼儿真大,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风伯伯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2、小组交流。生: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不让它骄傲。生:风伯伯说小松树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并不是小松树长得高。 3、通过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风伯伯的话。师:怎样才能读好风伯伯的话呢?想想当你犯了错误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批评教育你的。师:小松树听懂风伯伯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小松树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师:同学们有懂“惭愧”这个词的意思的吗?小松树做错了事,现在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它这时的心情就是“惭愧”心情。同学们低下头,做一下“惭愧”的样子。(学生做低头动作,体验小松树“惭愧”的心情。) 师:假如你是小松树,这时,你想对大松树说些什么? 生:大松树哥哥,我错了。生:大松树姐姐,你比我长得高,我能看的远,是大山爷爷把我托起来的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3563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5-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