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224400)周克明内容提要:本文作者认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突破教材的、传统的种种局限,积极探索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现实中有利的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关键词: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条件很多伟人、名家、成功人士都很重视远大理想对人生的积极指导作用,叶圣陶说:“理想是成功之母。”注释:1韦福灵:《浅谈学校德育的内容和任务》,《教学与管理》;邓小平同志曾总结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邓小平文选》;柳斌曾指出,“做好事不容易,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更不容易。能不能做到,要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和知识,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做事,但不一定就能做好事。做事能否有益于人民,关键在于是否有理想,有道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3卢勤:《做人与做事》接力出版社2000年9月第1页(序);。当今世界名人卡耐基认为,“一个人必须有梦想,即使不能实现,也还是有其价值的,因为此种梦想可使你看到许多可能的机会,是别人所未见到过的,你才有可能飞向你的梦想,将其实现”,因为“理想之于人,应当像是一种挑战,催促他改进现有状况”4江滨主编:《白金法则——卡耐基成功经营方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7月版第76-76、79页;。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告说:‘有了高尚的思想,才能成为高尚的人物,所以我说人们要有高尚的思想,没有高尚的思想,就没有高尚的行动。’”5《打破神话——解读<学习的革命>》肖川、王文宝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178页;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远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物。我们回顾应试教育的鼎盛时期:高分低能者普遍之极,社会中能力不如中学文化程度、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的大学生毕业生绝非个别和偶然,这一现象也成了当时甚器一时的“读书无用论”的最重要的理由,其实,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读书者缺乏正确理想观的指导,才使得他们手中的知识无用武之地,或是知识的作用被远远缩小了,很多人除了学习之外似乎并无什么更大的目标,即使有个人理想,也无非是考大学、找工作、成家、生孩子、再培养孩子,似乎再无更重要的事情了,浑浑噩噩、不能超越人的动物性本能者甚多。在现实生活中,诸如腐败、青少年犯罪、贩毒吸毒、卖淫嫖娼及其背后的艾滋病、性病等等社会显症隐患愈演愈烈,已成“社会并发症”,急切间远非法治所能一时遏止,因为法治不是社会问题的治本之术,思想正则行为才能正,因而德治才又被尊重地提出和强调,以实现标本兼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德治内容自然包含要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的要求。可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成了我国青少年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共产主义理想应成为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青少年学生必须接受崇高理想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个性强、才能和潜力突出的学生,尤要注重接受崇高理想的教育,因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主导,该群体对新的时代潮流必将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一旦他们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们就
正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