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鸡的保种之路((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长期以来,因为鸡对环境条件要求很低,饲养相对简单,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再加上养鸡,还可以产蛋,所以,鸡和鸡蛋始终是人们最常见的副食品。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一个重要家禽品种,农业部从上世纪60代开始,就对它进行调查并着手保护。而且,在2006年把它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它的名字就叫:仙居鸡。仙居鸡,体型小巧,行动敏捷,觅食能力很强,还喜欢在树上栖息。据说,这只鸡每天晚上都会睡在这棵松树上。那么,为什么仙居鸡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看,生物进化特征的形成与它长期生存的环境特点是分不开的,生物会因为适应性改变,而表现在遗传特征上。仙居鸡主要产于浙江省仙居县,仙居以山区为主,可以归纳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四季常绿,植物茂密。当地老百姓又素有散养的习惯,于是,仙居的地貌特点,使仙居鸡更善于在密林杂草中寻找自己的食物,也更善于使用自己已经退化的翅膀,寻找更安全、更舒适的栖息地。为什么农业部会如此重视仙居鸡呢?难道仙居鸡真有什么特殊的身世?或者真的拥有如鹤般特立于鸡群之上的优势吗? 在仙居人的眼中,仙居鸡的确非同一般。仙居鸡的体态优雅、矫健,尤其是公鸡挺拔身姿和傲慢的神态,更是入画的绝佳形象。浙江仙居种鸡场场长叶剑平:传说有一次朱元璋到了仙居,经过了一个小山村,肚子感觉到饿了,那么当地的老百姓抓了一个仙居鸡让那个朱元璋吃。朱元璋一看到那个鸡的体型、外观非常像元宝,所以呢,朱元璋说这个鸡就命名为元宝鸡吧,然后老百姓把那个鸡煮起来给朱元璋吃了之后,朱元璋感觉到这个鸡的味道很好,当时就赞不绝口。于是,在明代,仙居鸡便成为专供皇上食用的贡品。从明朝起便有了关于仙居鸡养殖的文字记载。因此可以推断在明以前,仙居鸡在这里已经有了相当普遍的养殖。600多年来,仙居鸡被饲养在了人们的房前屋后、天井院落。仙居鸡,共分四个花色,现在已经无人知晓,当时明太祖在村里吃到的到底是哪一个种了。仙居鸡有黑色、白色、芦花,和黄色四种。鸡冠为单冠,肉垂大而薄、颜色鲜红。体形紧凑,体态匀称,背部平直,双翅紧贴,头昂胸挺,尾羽高跷,状如“元宝”。其中以黄色仙居鸡最为知名。脚黄、喙黄、羽毛黄,也被称为三黄鸡。但是,仅仅是朱元璋的赞美,仅仅是漂亮的外表,仅仅是形如“元宝”的寓意,都不足以成为国家予以保护的理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仙居鸡脱颖而出呢? 浙江仙居种鸡场高级畜牧师徐三元:仙居鸡在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初,由省农业厅组织全省的资源调查,那么仙居鸡也列入其中。通过这两次调查,得到了农业部的重视和支持。把仙居鸡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品种。那么第三次调查是80年、这次调查呢,仙居鸡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蛋用鸡第一位。有此说来仙居鸡的高产蛋率,是仙居鸡成为国家着力保护的家禽品种的最重要原因。浙江省仙居鸡原种场畜牧兽医师杨昌全:仙居鸡是一个传统的地方品种,在长期的自然放养过程中,形成了耐粗饲的特性,它虫、草,以及其他粗饲料什么都吃,因此,它适应性广,产蛋率高。仙居鸡的母鸡体态娇小,重量约为1250至1480克,140日龄开产,产蛋量可达到180至220枚,每枚蛋重42至46克。杨昌全:仙居鸡蛋相对密度比较小,,蛋白比较浓稠,因此口感比较细嫩、爽口。哈氏单位是验证鸡蛋新鲜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
仙居鸡的保种之路(2009.12.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