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需要政企共建 November13-18,thereporterhadfieldvisitstothecountrysideinSichuanandShanxiprovinces,,whohavetheresponsibilitiesofsupplyinginformationservice,faced.“TianfuAgricultureinformationWeb”SichuanBranchbringsinformationtothefarmers’homes,“E-farming”. 刚踏进四川省陴县唐昌镇信息站,就被撞了个满怀,“哎呀,光顾高兴了,没看路,不好意思。”一位农民大哥急忙解释道。“什么事这么高兴?”“刚刚捡到了金蛋蛋!”原来,这位唐昌镇星罗村的村民汪子春刚从该信息站买了联通的SIM卡,“以前我总从我哥那里打听天气、播种、防病虫害的情况,因为他那联通手机里什么都有,今年我们两家的大白菜都卖了好价钱。今天我也特意来办一个联通的号,不然我哥一不在家,我就慌神了。”汪子春成为联通用户的理由竟如此简单而真实。这就是记者到四川、陕西两省实地走访农村信息化的第一幕。在11月13日-18日的6天里,记者看到了更多因为信息服务造福当地农民的事例,而作为提供这些信息的当地运营商―――四川联通和陕西联通,一个是成功解决信息入农户,创造“天府农业信息网”的先河,一个是与当地农业厅以政企联合共建“电子农务”平台的典范,在同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却处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环境。先入为主创建于2003年5月的“天府农业信息网”,目前在四川已经无人不晓。它的创建初衷是解决农村信息传播“收集难、发布难、交换难”和农业信息到户“最后一公里”等实际问题。在“天府农业信息网”建立后的三年时间里,四川联通通过手机短信、座机、互联网以及10109555呼叫中心等多种手段,为当地农民提供各种惠农信息。四川省陴县唐昌镇战旗村38岁的蔬菜种植大户杨建民,2004年注册成为“天府农业信息网”用户,他告诉记者,当初他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蔬菜运输问题,“50多亩蔬菜,每亩能产3万余斤,一年在运输上能拉烂3辆三轮车,还要搭上不少过桥费。”自从用上“天府农业信息网”,一个信息发布出去,客户就自己跑到杨建民地头,不但免了运输费用,蔬菜因为卖得及时、买家多,卖出了更好价钱。“我家的菜地现在一年能稳稳当当收入20多万元。”杨建民说。“农业大户+联通”是四川联通“天府农业信息网”运作模式之一,四川联通总经理杨惠恒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这样的农业大户每月的话费在100元以上,对四川联通农村市场的拓展很有帮助。另外一种“协会+支部+联通”的模式也正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养鱼协会会长
农村信息化需要政企共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