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希捷从“红海”走向“蓝海”.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希捷从“红海”走向“蓝海”收购迈拓之后,硬盘市场已经呈现出希捷一家独大的局面。然而,希捷并不愿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2006财年,希捷收入增长为22%,达到92亿美元,净收益增长19%,。对于第四财季,(),,同样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希捷亚太区渠道市场行销总经理李万志对此深有体会:“这是希捷完成对迈拓的收购之后第一次合并财务报表,由于这个行业发生过很多次合并,我们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所以这次收购之后的整合比较顺利,我们所预期的目标也得以提前达到。”在完成对迈拓的收购之后,希捷已经在硬盘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针对硬盘市场日见稀薄的利润和闪存咄咄逼人的气势,希捷也开始从侧重产品向侧重应用转变,积极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决战“红海” 2005年底,希捷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迈拓,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第一大硬盘厂商的地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万志对于这次收购行动也再次强调,收购迈拓既不是为了技术,也不是为了产品,而是通过购并迈拓扩大企业规模,削减整体成本,同时借助人才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应该说,希捷此举表现出了他们对硬盘市场的巨大信心,据李万志分析,如今硬盘市场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而随着硬盘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硬盘已经不仅仅是电脑的组件之一,同时还将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人们生活的数字化,硬盘将在数字化生活的存储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通过收购迈拓,我们的生产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李万志说。而且,李万志也认为,亚太区不仅仅是制造基地,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李万志介绍,希捷亚太区的业务已经占到全球总业务的43%。由于亚太地区数字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市场,收购迈拓后,大量的销售人员和渠道无疑给希捷带来了开拓新兴市场的机会。“迈拓在某些国家或地区都拥有一定的市场,我们也看准了这些市场,通过对迈拓的收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切入这些市场,这也是我们如今保留迈拓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我们也制定了一个‘双品牌’的战略,利用迈拓的品牌去切入原来希捷比较薄弱的市场。”李万志说,“在合并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从迈拓的团队中挑选优秀的人员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可是,单就硬盘产品本身来说,其利润却是日渐稀薄,如果只从扩大产能和市场的角度出发,希捷即使通过收购迈拓,也不过是消灭了这一领域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已。如果要进一步扩大硬盘的利润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功能和提供与存储相关服务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不做“小池塘里的大鱼”希捷在收购迈拓之后,硬盘市场已经呈现出希捷一家独大的局面,因此,希捷也可以从竞争残酷的“红海”中分出一些精力,去开拓自己的“蓝海”。计算机世界报社副总编辑林润华更是形象地称之为“不在小池塘里做一条大鱼”。林润华认为,CPU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必将使得信息的存储成为下一个热点,因为不论是从消费品电子产品看,还是从企业计算来看,存储的价值都越来越凸现。而这样一个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样也会给存储产品厂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而对于已经引领硬盘市场的希捷来说,其市场定位也开始有所转变。如今,希捷不仅仅追求存储量更大的硬盘,或者更小体积的硬盘,还力争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从使用硬盘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价值。“我们不再将市场的定义仅

希捷从“红海”走向“蓝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