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设计内容设计意图活动层面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引入情景:老师先用一大桶装满沙子,沙子上面放上课本,把桶放在课室门口,上课后故意让两名学生帮忙抬进来。教师拿了课本后,告诉学生这桶沙子暂时不用,又让两名学生抬出门口。学生为两名同学白费大量功夫而抱不平。教师借机引入课题。 板书:机械效率由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到“大材小用”,从而引入“效率”的问题。认知层面 动脑想办法    动手搞探究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将课室门口的沙子运上教学楼顶楼?那种办法较好?(直接拿着桶从楼梯走上去、用动滑轮、定滑轮拉上去、用袋子装着直接从上面吊上去等) 2、探究实验:让学生用评选出的几个可行方案(用动滑轮、定滑轮拉上去、用袋子装着直接从上面吊上去等),测出将沙子(G=10N)提高(h=1m)所做的功。向学生提供探究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滑轮、细绳、10N沙子、小桶、塑料袋,并要求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提交方案,教师精选部分典型跟学生交流,通过论述,评出可行方案。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过程,并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探究。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  通过探究实验,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练习功的测量,从而巩固对功的理解,并且初步认识到利用各种机械所做的功有所不同。  认知层面     认知层面   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选出的部分方案中所需做的功W2(测量所需的拉力F和拉力通过的距离s,再用公式W2=Fs求出)。 3、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个方案所做的功(W2=Fs)跟需要对沙子做的功(W1=Gh=10J),通过比较数据了解使用机械做功比需要做的功要大,从而引出有用功的概念。  4、通过分析W2和W1的差别,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原因(对桶、滑轮做功;克服摩擦做功等),从而引入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5、思考: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教师将各组实验数据板书,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实验数据,由教师引入有用功的概念。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做功差别的原因,教师引入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师个别提问学生,进行点拨。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对使用机械做功的情况作深入的认识。  加深学生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理解。            认知层面  认知层面 认知层面切入主二、机械效率1、结合课前的情景和 教师把学生带入 使学生认 认题探究实验中的数据,并在有用功、总功的基础上算出各种办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从而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W有用/W总)。教师并指出:机械效率没有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机械效率可不可能等于或大于1(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3、【练习】:(1).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它表示什么意思?(2).,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000J,起重机的机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14y8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