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2
零件的分析•••••••••••••••••••••••••••••• 2
毛坯设计•••••••••••••••••••••••••••••• 2
工艺规程设计•••••••••••••••••••••••••••••• 4
量具选择•••••••••••••••••••••••••••••• 15
夹具设计•••••••••••••••••••••••••••••• 16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0
T—12拖拉机副变摇臂机械加工工艺及Ф10H8孔夹具设计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
毛坯设计----画出毛坯工艺简图;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制定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夹具设计---完成指定工序(Ф10H8孔加工工序)的夹具结构设计;
说明书---对工艺设计夹具设计的详细说明;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分析:我们选择设计的零件是T-12拖拉机副变速摇臂,主要作用是通过键与操纵杆相连接来传递力,拨动滑移齿轮的位置,从而实现不同速度之间的变换。下端的孔则是与轴相连接,是整个工艺能够实现转动。直径为8mm的螺纹孔则是需要与螺栓相连接以防止键滑出键槽。零件的主要加工面是孔的外端面,孔,轴外圆,螺纹孔,台阶和键槽的位置。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T-12拖拉机复变摇臂的加工表面有:Ф10 mm通孔及端面,Ф34mm外圆所在平面,Ф18 mm轴外圆及其端面,M8螺纹孔内表面,键槽等。可分为两组:
1,Φ34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一个外圆表面Φ18、、,键槽15、5还有上端面上的M8和Ф34的端面。键槽有同轴度要求。
2,Ф1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Ф10孔、端面和倒角。孔有平行度要求
二、毛坯设计
由所给图纸我们可知该零件的材料为QT400-15 ,材料为球墨铸铁,σb≥400MPa,HBS=130-180HBS, 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亦不复杂,又属中等批量生产,故毛坯可用铸造成型。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查手册知,加工余量
3 mm ,拔模斜度3°, , CT 为8-10 ,分型面为Ф34 mm圆所在平面。
(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由所给的资料得零件的材料QT400—15,材料为球墨铸铁,δb≥400Mpa δ≥15% HBS=130-180HBS。
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其性能可以与45钢相比,再查机械工艺材料速查手册时发现可以参考45钢。零件尺寸轮廓较小,76mm×54mm形状也较为简单,且成批生产(中批),所以毛坯可采用金属模砂型铸造成型,拔模斜度2°,收缩率k=1%,此铸件精度等级为8—10,毛坯尺寸公差1—3,加工余量等级G。
(工序余量与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关系
(a)轴(b)孔
为了便于加工,工序尺寸都按“入体原则”标注极限偏差,即轴的工序尺寸取上偏差为零;孔的工序尺寸取下偏差为零。毛坯尺寸则按双向布置上、下偏差。
工序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公式:
Z=Zmin+Ta
Zmax=Z+Tb= Zmin+Ta +Tb
式中 Zmin——最小工序余量;
Zmax——最大工序余量;
Ta——上工序尺寸的公差;
Tb——本工序尺寸的公差。)
Ф10mm圆柱宽的基本尺寸是12mm,+2×3=18mm,查表得其尺寸偏差为±
Ф34mm圆柱宽的基本尺寸是14mm,其加工余量为3mm,故计算出其毛坯名义尺寸是14+2×3=20mm,查表得其尺寸偏差为±
轴外圆表面的基本零件尺寸是Ф18mm,其加工余量为3mm,故计算出其毛坯名义尺寸是18+2×3=24mm,查表得其尺寸偏差为±,倒角为1*45°。
(二)选择分型面
可以采用整模造型和分模造型,整模造型可以选择以Ф34mm左端面所在的平面为分模面,分模造型可以用两元盘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分型面。考虑到整模造型比较复杂,且铸件力学性能较差,所以采用分模造型,用两元盘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为分型面。
(三)确定拔模角为2°
(四)确定铸件收缩率
根据铸造类型,%—%,选取收缩率为1%
(五)毛坯工艺简图
(六)毛皮的三维图如下所示
(二) 基准的选择
(1) 粗基准的选择。以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
T—12拖拉机副变摇臂_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