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
【摘要】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色彩特征,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间美术色彩含有非常丰富的意蕴内涵和表达效果,提升了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表达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意象两个部分,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文化视觉效果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200-01
美术作品的表达效果与色彩的运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色彩的搭配表达让视觉效果突出情感特征,这也是我国民间美术发展历程中的审美追求。所以,深入分析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间美术色彩观念发展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帮助其创新发展。
一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意蕴内涵

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民间美术的形成与发展时刻都在对其进行表达。对于艺术的审美要求是在社会生产力得以充分发展以后才逐渐形成的,所以最初的民间美术对于色彩的运用是不成熟的。传统文化对于色彩的运用与发展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例如五行的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黄形成了最初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历史上从宋代开始正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这些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色彩文化都是对其最直接的表达。

中华上下五千年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伴随社会的发展,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含义也逐渐变得多样起来。随着人们社会意识的转换,色彩被赋予了更加多样化的象征地位与建筑特色的特征,进而反映出人们对于社会看法的心理变化。比如古代皇家服饰多为黄色,官员根据品阶的不同服饰颜色也各有区别,宫殿寺庙多为红墙黄瓦,江南民居多用粉墙黛瓦。

伴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要求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在身体要求得到满足后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感,从而对审美要求加深,这也使我国民间美术色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表达,使民间美术创作的目的更加明确,帮助人们满足对于节日的庆祝、恐惧的驱赶、压力的缓解和自我的实现等精神要求,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表达效果

色彩是美术创作的重要角色,在我国民间美术的创作中重视通过不同的色彩来体现人们的心情状况。我国民间美术色彩对于表现情感方面具有独到的表达效果,当然这是在不违背传统文化、观念以及设色规律的情况下来说的。我国的民间美术作品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联想完成的,联想往往比完全写实的表达效果更加形象也有更多的观赏空间,也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观赏者的品读能力。因此,同样的一幅作品由于观赏者的情感状态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鉴赏感受,这往往与环境、心理、时间等各种因素密不可分。比如庆祝节日、结婚和祝寿等喜庆热闹的场合,人们通常用红色来表达情感上的激动与澎湃,形成激情火热的情感表达效果。据此可知,我国民间美术的
色彩表达效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体现人们的情感差异的,通过不同的设色效果让人们获得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传统文化影响着民间美术色彩的发展。

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表现人们不同的审美特征,表达出独特的民间美术特征。色彩搭配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表达效果,色彩的对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