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咬文嚼字》中收获到的写作方法.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咬文嚼字》中收获到的写作方法
中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便愁眉苦脸,好不容易东拼西凑才达到字数要求,就更别指望情文相生了。写作不是简单地文字堆砌,写作要张开翅膀,一只翅膀扇动思想,一只翅膀扇动情感。
文章表面看起来是作者感情的抒发,但并不仅仅只有感性的存在。真正伟大的作者,他的文章往往包含着他的思考,关怀天下的博大情怀促使他去思索一切的始末缘由,然后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使文章的内容有了思想的基石,有了理性精神的依托,文章也因此显得深刻和厚重。所以,一件好的作品一定是有感而发,并闪耀着理性思考的光芒。
很多人学生认为写不出作文是因为我没有灵感,也没有写作的天赋。这种想法夸大了灵感和天赋的作用,殊不知写作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朱光潜先生用五个例子说明了咬文嚼字的道理―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一字都不肯放松的谨严”。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好的作文,从这五个例子中收获到一些帮助。
一、咬文嚼字――将思想凝结成文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文学作品有三大作用认识(观)、教化(群)、审美(兴,怨)。因为文学作品,具有认知和教化的功用。所以作家要抱着“准确”和“真诚”的态度来写作品。
(一)达意要准确
郭沫若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朱光潜先生认为这句的确是改得好,增强了语气。据此将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就不妥当。因为“你这”句式不仅表示坚决的判断,通常还表示深恶痛绝(以《水浒》里骂人用语为例)不可用于赞美的语句。不仅容易使人误会,仔细推敲语法也不对。
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的例子中,王若虚认为原文中多了三个“石”字,便将“见草中石,以为虎”改为“见草中有虎;将“视之,石也”改成“既知其为石;将“终不能复入石矣”改成“终不能入”。改后确实更简洁了,但跟原文对比该,情节如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原文中李广夜晚风吹草动误将石头当成老虎,用箭射之。走进才发现是石头,想再次试试自己是否还能将箭射入石头,举箭再射,终不能入。改动后,误认为有虎的紧张感;人在危机时刻可以爆发超常力量的惊讶感;终不能入的失落感也一并被删除了。从这个例可以看到,虽然有时过多的重复会显得文章有些的繁琐,但不遵照实际擅自揣度一味的求简,这样的创作态度太过随意。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写文章首要就是要表达准确。
(二)表情要真诚
“贾岛推敲”朱光潜先生认为“推”字表现出了一个人独来独往于寂静无声的寺庙里,门是自掩自推,“推”表现出豪放的气度;“敲”有些拘谨仿佛有人在里面,敲门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但也有些人情的温暖。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从古人创作过程来看,为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他们反复锤炼,不眠不休达到忘我的境界。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用两三年的时间写出两行诗歌,一读起来让人泪流满面;“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把一个字琢磨推敲得妥帖了,思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捻断了好几根胡子。古人写文章真诚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写作文要“以我手写我心”,流露出真情实感,若有这样的精神,还怕写不出好文章吗?
二、咬文嚼字――让情感升华
我们读一篇文章,总是先被作者的语

从《咬文嚼字》中收获到的写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