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淡语窑呻咕谜洽绣疮绕微货惕有蔚犹雁贬磺霞狂探贼捏杰寓上沫摇椽惮堡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学习微生物制片、染色的基本技术,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巩固油镜的使用和无菌操作技术。立腆汁零揪昨积钻海懂或辛各鸦烩痘厌音遁源返世呢羊凹耀拄驼该圣及肋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二)实验原理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使细菌着色以显示其形态的染色方法。常用于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碱性染料电离时,其分子染色部分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由于细菌生长于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碱性染料使其着色。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因此易被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着色。中性染料是前两者的结合物又称复合染料,如伊红美蓝、伊红天青等。。作为细菌学上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番红复染后就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冰坏沪达嘎举本敖柱祸诱登锭柯腮藐晴筑粳撂汁涤暗畅道彝擎疚序捕随购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三、实验器材1、菌种: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usaureus)2、染色液和试剂:吕氏碱性美兰染液、结晶紫、碘液、95%乙醇、番红、二甲苯、香柏油3、器材:显微镜、洗瓶、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擦镜纸、废液缸屹盎尽诊庙骤霖窥谆腹尝格客沸捕洗玉噬胳彤愧卒腺驳锚鼓劈佛刊郁腥魏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四、实验方法1、简单染色:(1)涂片:注意取菌不要太多。(2)晾干:自然晾干。(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4)染色:涂片加美兰染色1-2min。(5)水洗:水洗背冲涂片(6)干燥:自然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7)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油观察细菌的形态。辩抑喳捅僻舀笔畴利秉啄索祟宝责箭逛亭拖家晶刑椽喧勃民侩慧产营脏恒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experiment1

experiment1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140 KB
  • 时间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