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
摘要:通过运用各种方式如练习发声练习、图谱、自制乐器、歌词的内容动作化、培养节奏感、把握旋律感、让幼儿“趣从心生”,将音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家园互动,改变家长观念等进行教学,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音乐活动趣味性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幼儿园工作了一段时间,惊奇地发现在很多时候,教师在上音乐活动时,都是让幼儿跟着录音机唱,开始也只是熟悉歌词,接下来就是跟着老师唱几遍,然后跟着录音机再唱几遍,这样一个音乐活动就算结束了。长期以往,幼儿就对音乐活动失去了信心,慢慢地,就开始厌倦音乐活动。有的幼儿会觉得音乐活动很无趣,甚至惧怕音乐活动。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再学习、再培训机会不多
很多教师没有机会上师范类学校,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甚至连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也不多。她们只停留在自己摸索的阶段,关于自身素质与能力提高方面就停滞不前,没有进步。幼儿园没有很好地挖掘教师的潜能,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教师自身的音乐技巧有限。
(二)家长只重视识字,不重视才艺培养
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发现,很多父母都是双职工,都很忙,孩子从小由爷爷和奶奶带大。长辈们对音乐的局限就大了,他们对音乐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认知,连最基本的普听话都不会说,更别说要唱歌了。长辈一般都希望自己孩子的成才,总是希望幼儿园能多教孩子一些关于书面的像是认识汉字,学习古诗等。
三、研究策略
(一)以幼儿园添置的设备为契机,满园“歌声”悠扬
去年,幼儿园添置一系列的乐器设备:平板大彩电、投影仪、大量的常见乐器、音乐活动室,等等。幼儿园还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知道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教师弹琴这一基本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上好每一个音乐活动。园长也对各位教师进行了精神上的鼓舞,一到音乐活动时间,整个幼儿园都歌声洋溢。
(二)运用各种方式“趣从心生”
――“引趣”
为了让幼儿打开嗓子唱歌,我先是让幼儿学会五个音的练习,也就是do rui mi fa so在配上简单的词。
――“激趣”
首先要善于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在进行音乐活动时,为了让幼儿对音乐有兴趣,我运用图谱的形式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这不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加强了幼儿记忆歌词的能力。
――“逗趣”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自制了一套简易的幼儿打击乐器,为孩子们提供了操作的材料,弥补了音乐课无打击乐器的现状,以此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加趣”
歌词的内容应适用于动作表现。幼儿的活动总体上是不分化的,无论是说话还是唱歌,都常常以动作相伴随。这种边唱边做动作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幼儿记忆歌词、发展节奏和动作的协调性,而且也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表达情感。
――“拓趣”
音乐本身包括节奏、旋律、音色及乐曲的整体结构等,其中节奏是排在首位的。主要指节奏和节拍的感知、表现能力。一方面,节奏动作表演在这里是指所作动作要反映出歌曲的本身节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歌词内容的一种身体节奏活动,或可以转化为运用视觉的方法感知节奏感。
――“逸趣”
幼儿要找准旋律是不容易的,声音既看不清又摸不清,幼儿要感受声音
妙“趣”横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