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门楼中心小学郝素瑾2012年11月23日10:09浏览:8评论:1陈省身老先生提出的“数学好玩”,确实是对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推进。我一直苦苦思索,我的孩子将来也会上学,怀着对学校的美好的梦想踏入课堂,却会发现天真、好奇的天性会越来越少。数学的教学一直困惑着我,我们现在课改提倡的“数学好玩”很有必要。当然如果能在考查和课堂紧紧跟进会更好。这需要一个逐步的、缓慢的思想及制度的解放。盼望着、盼望着,解放纯真、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而不是像吴正宪专家提到的大多数孩子每天忙着进行题海战术,追求分数及题术的练习。让我们的数学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我由“数学好玩”,想到了学生为什么会喜欢“科学”这门学科,其实学科在某些方面的教学设计及方法是相通的。我由此产生了一点奇思妙想。一、数学课堂上,要结合教学信息,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我就以五年级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教学这一单元为例,学生大多喜欢,教师讲课也爱选择,为什么?直观、形象、有趣,学生在学完基本知识后,可以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利用课堂,真正在课堂上亲自糊一个纸盒,做个圆柱等等。不要总是把精彩留在课后,课后能真正面向全体吗?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只有少数学生能自觉完成,大多忙于写书面作业,真正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太少。当我根据农村特色,让学生用南瓜、方瓜、黄瓜、土豆和牙签等常用的材料搭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后,他们的棱长特点其义自现。根本不要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总之,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解放孩子们的手和脚,解放孩子们的头脑。要把学具操作纳入课堂,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操作中思考,在操作中内化所学知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去动手、动脑探索外物。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验和练习等活动,使他们用不同的感官接受信息,再经过智力活动的整理加工,已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二、教材要学会放弃,精简教材,创设活动主题。学生喜欢科学课的原因还有,每节课好奇、有趣的实验时刻吸引他们探索新知。通过实验活动发现了实验现象,得出了实验结论。我知道数学课不同于科学课的特点是具有联系性,并且许多内容能举一反三,包罗知识较多。教师除了创设性的利用教材,精讲教材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教材内容过多,课时较少,教师不得已放弃了让学生实验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忙于教学进度安排的内容。我教数学课的同时,兼任科学课,每节课学生都能在“好玩”中学科学,每节课题简单、明确,但内涵很多,学生通过实验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我倾注了过多的数学时间给了数学,然而效果远不如科学给学会带来“科学好玩”的感觉。我曾像网上远程培训的磨课一样,课后做过学生的调查回访。我多么幻想数学能给孩子多一点发现规律的时间,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不自觉地渗透数学方法,就像李老师在讲授《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电影法、现场模拟法、找准关键词法等等。交给学生过多的方法和自己总结的数学原理。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大学生毕业后重新参加高考,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考卷都是不及格,也就是许多数学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遗忘了。当然,我们不排除我们在教学中时常用到初中的函数、数对、坐标等知识来指导我们教学。如果能将数学活动于课程考查等一系列制度跟进那将是完善的“数学好玩”。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和
“数学好玩”的奇思妙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