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两年半总结两年多来,我基本上是属于风里来雨里去的那种类型,这么连续的高压生活,使我的身体处于危险的边缘,但是这个两年的生活让我从大一对于社会的不懂到初步了解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很残酷,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你要么装逼,要么就是一鸣惊人,绝对不可以默默无闻,当然不是说做事高调什么的,装逼指的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看的是沉稳,现在领导最喜欢的就是沉稳的人,相反比较讨厌虽然有才华但是自视清高或者很死板的人,那么一鸣惊人首先必须肯定的就是你要有才,不然你会死的很憔悴,其次你的胆子足够大,上面交给你的任务别人接不了手你接了,而且还做好了,这就是一鸣惊人,但是如果即使你接了也没做好,这个就是有两种结果,一是同事领导认为你成不了事所以以后有项目不会给你,他们会嘲笑你,第二个是相反的,同事老板会鼓励你,老板会更加看好你,因为老板看到你为了一个项目付出的努力,及时你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华,但是至少你很努力了,一个很努力(做事认真大胆)的员工是求之不得的,所以以后有项目的时候就会很快的想到你,那么决定这两种的应该是为人处事关系,我觉得符合谦虚求学、拥有自信、富于理想这三点是可以的。然后回顾一下大学主要的学生工作吧。在别人看来,我是很风光的,或许还有很多人羡慕,在我做这些之前我也是抱有相同的看法,但是现在或者说今天我已经不是这样的看法了,因为在大学里面想要做成功一件事是很难的。先说说团支书的工作吧!做了两年的团支书,也是做了两年的材料,本来只想做一年的,但是由于第一年在班级团支书上没有做不好而没有放不开,所以不论是心怀愧疚还是想在团支书上有大的作为,我在第二年的时候都接手了,接手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意味着要继续努力过苦日子。我和两个不同的班长共事,也学到了很多,同时在团支书上感觉最多的一点同时疑问最多一点是“我选择做材料还是选择做事”,说实在的,这个问题让我想了很久,想的越久越让人蛋疼,当初这个问题是一个比我大一级的学长抛给我的,我用了一个学期终于想明白了,我选择做事。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一问题,但是如果做了那么多年的事你没有去仔细的想明白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我觉得这很亏,因为如果把所谓老师交代的任务解决掉,我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即使你做的很好,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将来出去的时候你身上的能力将会决定你的未来的前途。好像说的有点远,回归正题。做团支书我觉得最亏的一件事就是没有把班级的同学真正团结起来,目前到现在在班级也没有一个人,这应该是牵扯到利益的关系,我也很无奈,所以我的梦想注定了要失败,我很努力地做好团支书的工作,可是越到后来发现越没力,一方面是我对于团支书彻底失去信心,另外一个方面是班级同学对于团支书失去信心。当我想退下来的时候,也发现了重重的阻力,老师的再次挽留,同学的失信于我,都是对我的打击,在团支书方面只能怪我没有说不干就不干的勇气,所以这是我的一个致命点,有的时候犹豫是能害死人的,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我怕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到时候和同学闹僵了脸色上也是难看的。我在团支书上学习的最多的就是把团里的活动和工作迎合老师的想法去做,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当然也是很缺才的,但是我就是很喜欢有创新的想法去付诸实施,所以惹来很多异样的目光,甚至招来了老师的批评,因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领导让你做的事你按照领导的意思和方法做了,没有成功,那是领导的失误,领导还会反过来安慰你,鼓励你,但是你违逆了领导的意思,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即使你做的很成功,那么领导也不会很喜欢你,因为他们喜欢“听话的孩子”,当然如果你做错了,做差了,结果很惨,你会很蛋疼,我很多的时候就是做了后者。但是有一点让我很感兴趣,就是实效性,这也是我选择在团支书上做实效而不做材料的原因,那就是活动的显示效果和潜在效果。举一个例子,你去进货做生意,按照上一辈的渠道你只能获得一成收益,给自己或者工人发发工资都差不多了,但是供货稳定,因为都是老供货商,有一定的信任基础。但是像这种老关系,尤其是生意上的最难搞定,因为关系导致双方都想做好生意,双方那个都想赚更多的钱,同时只要市价稳定,基本上都是那个价,所以利润很低,所以我的长辈告诫我要想做大不要和熟人做生意,尤其是亲人,或者对方如果单方面取消合作,那么可想而知后果是很严重的。但是如果选择其他的渠道,我指的是新的或者刚刚开辟的渠道,或许可以有两成的收益,一成发工资,一成留给自己,工人还说你好,工人有积极性,事业做大,这就是实效,当然这有风险,关键就是看你能不能走出这一步和对方是否诚信可靠。这个例子其实是一个隐喻,好像有点长,比较罗嗦,我习惯了。我们在学校做事,其实时间是比较短的,所以一般跟的老师不会怎么换,但是我遇到了,所以我特别警惕。把已经做好的一件事交给你做,这件事可能已经做了n遍,但是还是要做,这个时候感情应该是复杂的
大学两年半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