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十五章__会计调整五章会计调整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第二节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第四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目录会计调整会计调整是企业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对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的调整。一、会计政策(一)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会计政策原则基础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二)会计政策的特点在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企业基本上是在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1)强制性。(2)多层次。(三)重要的会计政策企业应当披露重要的会计政策,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政策可以不予披露。企业应当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其他重要会计政策二、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可以变更会计政策:第一,依法变更。第二,自行变更。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范围:一是企业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的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二是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一)、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的,则按照国家发布相关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2)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的,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一并调整。,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二)追溯调整法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追溯调整法是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而不计入当期损益。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编制相关项目调整分录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附注说明(三)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变更之日仍保留企业会计账簿记录及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原有的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并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十五章 会计调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