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三个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两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一、哲学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的三个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由具体物质组成。水木金火土组成的世界)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产生并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我们的世界之外另外有一个世界,“理在事先”世界由神、上帝决定。3、哲学与具体科学二者的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同二者的联系: (1)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2)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产生的自然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能量守衡转化定律(2)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第二节:唯物论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运动)运动的五种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静止有两种情形:其一是事物的相对位置不变;其二是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不变。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世界上的事物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体现一种必定如此的趋势。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性是规律的本质属性。2、意识的含义: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第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第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画饼不能充饥)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要重视精神力量,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因为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是正确的意识对现代化的实践有指导作用。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精细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名词,如:互联网、科学发展观、人肉搜索、蓝牙等等,这说明()A、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是意识决定物质,而非物质决定意识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3、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是: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B、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科学之母D、哲学研究并提示的是整个世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提示的是某一领域、某一局部存在的特殊规律4、我国现阶段制定国内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是()A、党的决定,决议B、国际形势的发展C、社会主义初级节段的基本国情D、现实的需要5、对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公共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