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园铝土矿供电设计
矿区的基本资料
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区位于务川自治县北部,分布在该县濯水镇、砚山镇、泥高乡和分水乡辖地内。矿区位于黔北主体山脉大娄山东支的渝黔交界部位,为浅至深切割的高中山、中山风化剥(溶)蚀地貌类型。大竹园矿区以高原向斜台地地形为其特征。(图幅外围花园电站河流交汇处)~(向斜东翼8勘查线附近的白岩顶)。,,台地与周边沟谷的相对高差600~1000m,台地内的相对高差100~300m,属地形起伏较小的丘陵地貌。
该矿为无瓦斯低涌水量矿井,年产量计划80万吨,根据矿区内出露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可划分为硬质岩组、软质岩组和第四系松散岩组,依据表1-1划分。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表表1-1
地层
主要岩性及力学性质
岩组类型
Q
粘土、亚粘土、崩积物碎块松散岩组。孔隙率: ~%,~。
松散岩组
T1y1、T1y3、P2l、
C2d 、S1hj
炭质页岩、页岩、粘土岩、铝土岩。~,。
软质岩组
T1m、T1y2、P3c、P3w 、P2q 、P2m、C2h
灰岩、泥灰岩。~。
硬质岩组
该矿的+1140主副平硐采取平硐掘进,其中主平硐长1100m,采用炮掘,挖渣机配梭车出渣,副平硐长1300m,综掘机掘进,皮带机出渣。
+1345安全通道、回风井距离短,采取炮掘、铲车出渣。胶带斜井长约1025m采用炮掘,挖渣机配侧卸式矿车出渣。轨道斜井长约890m采用炮掘,挖渣机配侧卸式矿车出渣。斜井1303中段采取为中间平巷开采,采区分2个区段,东翼走向长度约1027米,采用综掘机掘进,皮带机出渣;西翼最大走向长度约1000米,为炮采工作面,挖渣机配侧卸矿车出渣。
二、变电所及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一、采区变电所位置选择原则:
1)采区变电所要位于负荷中心,并保证向采区最远距离、最大容量的设备供电;
2)顶底板稳定且无淋水;
3)通风良好、运输方便的地方;
4)用尽可能少的变电所向全采区供电的原则;
二、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将矿区变配电设施分二个区设置,其中主平硐广场设施工变配电装置,供+1140主、副平硐,机轨合一运输巷施工用电(以下称+1140临时变电所)。在+1345风井广场设施工变配电装置,供+1345安全通道、回风斜井、轨道斜井、胶带斜井及基建采场中段井巷施工用电(以下称+1345临时变电所)。施工用电由甲方提供10kv高压,分别接入到施工方+1140工业广场和+134工业广场地面临时变电所,经降压配送供电,其中:
+1140临时变电所位置:位于副平硐右侧45m处,距主平硐85m。供电线路较近,符合设计要求。
+1345临时变电所位置:位于安全通道左侧10m处,距回风井80m。供电线路较近,符合设计要求。
三、井下配电点位置的设定
根据巷道及机械配备用电需求,此矿区供电系统设置四个配电点即可满足要求,配电点的具体布置为:
机轨合一巷综掘工作面,距工作面100m处;
1303西翼炮掘掘进巷距端头80m处;
1303东翼综掘工作面,距工作面100m处;
主副平硐联络巷炮采工作面距工作面50m处;
三、负荷统计及变压器选择
一、负荷分组
由于1140工业广场与1345工业广场距离太远,将井下供电分为两个区域分别单独供电,施工时互不影响,其中炮掘工作面电压均等级为660v,综掘工作面电压等级均为1140v,故矿区负荷按电压等级及区域分成6组:
1. +1140地面用电
2. +1140炮掘组
3. +1140综掘组
4. +1345地面用电
5. +1345炮掘组
6. +1345综掘组
二、负荷统计
1、+1140地面用电(380v)
总负荷:N =132+250+60*2+50+13
=565kw
需用系数Kde=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cos wm=
该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Sca==(565*)/=
2、+1140炮掘组
主要电器设备
总负荷:N =45+37+15+8+2×30+15
=180KW
需用系数Kde=~,取Kde=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cos wm=
该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Sca==(180*)/=138KW
3、+1140综掘组
总负荷:N =301+200+37+24
=562KW
需用系数Kde=+
=0.
大竹园铝土矿供电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