薁中国近代史螁中国近代史起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迄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近代史有三种不同的时期划分(1)以政权演变为主线:主要经历了晚清时期(1840~1912)和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2)以近代化历程为主线:大致可分为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四个阶段。(3)按革命时期划分: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近代前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近代后期:1919~1949)。前80年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本书主要以近代化历程为主线进行概述。袈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1)列强侵华史;(2)中国军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4)近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史;(5)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史;(6)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薅中国近代后期的历史,目前中学教材主要侧重于政治史,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芃总之,中国近代110年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薀单元一中国近代化的孕育与启动(1840年~1895年)羈本单元包括必修一专题二(1)、专题三(1);必修二专题二(1)、必修三专题三(1)羆这一时期历时半个多世纪,发生的主要事件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新思想的萌发等。螁【《课程标准》要求】荿(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肈(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肃(3)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蒃(4)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肈【《考试说明》要求】膈(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蒄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羀(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膁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芈(3)新思想的萌发袄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志》蚂罿【福建新课程高考考点回顾】莈年份芅选择题肀非选择题蚈2009年蒈中国近代经济国际化莂无螂2010年蒇林则徐电报业蒈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螃芀蒀【考情预测】薇本专题在这两年我省高考以及全国各省区中均有大量涉及。选择题、非选择题皆有。主要是全面考查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和已学知识进行概括、分析、比较、论证的能力。膄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是命题热点,可能会在命题中涉及。这一阶段是中国社会激变时期,近代化的起步、中外不同文明的冲撞等均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视角。羂【阶段特征】艿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面临重大变革。由于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主义势力仍然强大,广大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加上外国势力的阻挠,此时的中国社会仅仅出现一些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近代化历程并没有真正开始。蚇政治上:一方面,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开始发动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也被迫由闭关锁国转为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也开始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主权的斗争,并掀起大规模的反清革命。面对内外危机,清政府被迫进行维护其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清朝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暂时“和好”后,出现了再“对抗”,经历中法战争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日益壮大。蚅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国一方面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同时,社会习俗也开始呈现时代特征。处于洋务运动时代,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逐渐转向资本输出为主。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主角是洋务派,近代化运动主要在经济领域。蒀思想观念上:思想文化体现了社会转型中的特
中国近代史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