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发病特点有“三高”(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三低”(全社会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是唤起全球各界人士对CKD的高度关注。[1]编辑本段诊断 1,肾损害(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 2,GFR<60ml/min/,持续时间≥3个月。编辑本段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1期,GFR>90ml/min/ 2期,GFR60-89ml/min/ 3期,GFR30-59ml/min/ 4期,GFR15-29ml/min/ 5期,GFR<15ml/min/(或已经透析者)编辑本段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征兆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往往已经历了较长的无症状阶段,若非通过相关检查,难以发现相对早期的患者。但是,很多“蛛丝马迹”也可以在早期出现,比如:腰痛、浮肿、高血压、贫血等。部分人认为长期腰痛“是打麻将坐久了”,浮肿“是没有睡好觉”。其实这些已经是肾脏发出的警报,如果采取拖延、回避的态度,不去就医,就可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CKD早期征兆主要有如下特征: ,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可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长久不消失,常表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时,应立即就诊明确病因。 、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但有些病人由于长期血压较高,已经耐受可以没有任何不适。单凭有无症状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经常测量血压十分必要。 、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情况。 、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原因,发生小便量骤减或陡增时,要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证实是否存在肾脏病变。排尿次数频繁而排尿量少,常提示有泌尿道感染可能。 ,则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临床表现,尤其应该引起注意。对一般人群而言,常规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肾脏病的最好方法,定期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就可以初步筛查出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病。如果尿常规检查出尿蛋白、血尿等,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早治疗,保护肾脏。[2]编辑本段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1、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证明,肾病患者有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加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导致肾细胞缺血或坏死的重要原因。 2、感染时肾病的诱因之一,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都会引发肾病,感冒则是引发、加重肾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3、恶劣的外在环境因素如风寒,潮湿等都会造成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降低。 4、劳累过度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长期下去会引发肾病。 5、长期憋尿不仅容易引起膀胱损伤,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还极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输尿管和肾脏,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造成肾脏感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肾病甚至尿毒症。 6、乱用药而导致的肾病屡见不鲜。很多感冒药、消炎止痛药、减肥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而这些药物都十分常见,使用广泛,没有医药知识的市民在自我用药时往往容易
四川湖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