膃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膁课题1、分子和原子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H2O)、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由分子构成。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NaCl由Na+和Cl-构成。蚆分子的特征:羁①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艿②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螆③分子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间隔较大。蒇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羂分子概念:蚁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葿例如: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袃②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肃4、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H2O)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螀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罿化学变化有新的分子生成或是说分子的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都不变。蚃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袁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有化学符号,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一般没有化学符号。袈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或是说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莈原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再分。莄分子与原子的比较袂芁分子螇原子膄概念羃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荿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膇相同点袅①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③分子间、原子间有都有间隔螁本质区别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蚆相互联系蚅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袂课题2、原子的结构袀原子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荿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莅在原子中:①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原子序数袄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羈③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无中子)蝿④不同类原子,质子数不同。膆⑤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蚁4、相对原子质量(Ar):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莀①公式: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碳12的1/12,它是一种比值,单位是1,省略不写。膈②简便算法:Ar≈质子数+中子数。袆5、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螂①原子的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葿②排布规律:由里往外依次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薈③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原子核远的电子能量较高。薇④元素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电子(只有一层的具有2个电子)。螄⑤原子结构示意图:袁肇莇薁羀6、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蒆元素分类袃最外层电子数蚂得失电子趋势肈稀有气体元素袆8个(He为2个)薄不易得失、相对稳定蚄金属元素蒀一般小于4个蕿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莄非金属元素蒁一般大于4个蕿易得到电子、不稳定羈7、离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