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小鸡旅行记》
作者: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中心幼儿园小班王长红
活动领域:音乐
【活动前评析】
近一段时间,我小班幼儿参与了喂养小鸡的活动,此活动既丰富了他们对小鸡的感性经验,又激发了他们对小鸡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条件,组织了此次律动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并培养幼儿随音乐合拍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情绪愉快。
2、通过对生活中熟悉的小鸡进行模仿,培养幼儿随音乐合拍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玩具小鸡一个、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鸡胸饰若干、母鸡胸饰一个、《小鸡》的乐曲重复录制4次(每次的音乐一遍速度快、一遍速度慢。)
经验准备:对小鸡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熟悉《小鸡走路》的音乐。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开始部分(师生带好胸饰后围成半圆坐好,教师创设情景,激发活动兴趣。)
1、教师拿出藏在身后的玩具小鸡,提问:
师:
“鸡宝宝们,我是你们的妈妈,看谁来咱们家做客了?”(小鸡)
“小鸡黄黄有好听的话想和大家说,你们仔细听一听黄黄说什么呢?”
“你们好,我是小鸡黄黄”(黄黄,你好!)“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旅行好吗?”(好)
“出去旅行可要注意安全,听说山上还有大灰狼呢,一会儿你们一定要跟好妈妈呀!”
*注:在活动的准备环节,教师选择了幼儿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小鸡作为学,给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先期的经验保障。在第一个环节,教师尊重幼儿思维拟人化的年龄特点,用拟人化的口吻表述小鸡黄黄的邀请,使幼儿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把教师当成了妈妈,受到幼儿的一致欢迎,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至此,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
二、幼儿尝试部分:
1、第一次尝试活动:播放乐曲《小鸡》,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初步感知音乐的快慢
“出去玩真高兴,跟着妈妈,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出发了。”(乐曲反复播放两遍,全体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随音乐快走、慢走。)
*注: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预成的相对固定的动作(小鸡走路),便于幼儿充分体验动作与节奏的匹配、以及自身动作与同伴动作的一致,也便于教师有效的指导幼儿。此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教师的示范,以暗示幼儿关注音乐节奏,为幼儿逐步从模仿行为转变到自觉行为作铺垫。
2、第二次尝试活动:教师边哼唱乐曲《小鸡》边通过手势表现乐曲节奏,幼儿独立复习上述动作,再次感知音乐的快慢
1、教师哼唱速度慢的乐曲,引导幼儿自己感受音乐,复习小鸡走路的动作
“孩子们,前边是一段上山的路,你们能看着我的手势,自己随着音乐小心地走吗?”(幼儿在教师手势的引领下边听速度慢的乐曲边自由的走,部分幼儿较弱,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哼唱速度快的乐曲,引导幼儿自己感受音乐,复习小鸡走路的动作
“孩子们,我们要下山了,听着音乐走起来呀!”(幼儿边听速度快的乐曲边自由的走,对较弱的幼儿教师巡视指导)
*注:教师采用哼唱的方式,便于关注到每位幼儿的活动状况。通过自身的手势可以引导并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巡视指导的过程,使教师能做到及时地等待照顾个别幼儿。
3、启发幼儿想象,伴随音乐进行动作创编活动
“呀,这里有一个小池塘,鸡
幼儿教案系列:律动《小鸡旅行记》word文档下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