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茶与茶文化作业.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未来发展
学号:20133899
姓名:吴庆辉
班级:土管1302
【摘要】:如果把悠悠5000年的中华文明比作整个苍茫宇宙的话,那么茶文化就必然是其
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一千多年以来,中华茶文化就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经久流传,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为后人所敬仰。21世纪的今天,中华茶与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作为一种民间或官方的生活艺术了,而是以其健康的特点,作为一种绿色饮品,走向了世界各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关键词】:茶的起源与发展茶的贸易茶文化
【一】、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唐·陆羽《茶经》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
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宴会,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二】、茶叶的贸易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四个贸易时期: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来交易茶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销。
中国茶叶最早输出在公元473-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录。
唐代,于公元714年我国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
郑和七次亲率船队,出使南亚、西亚和东非三十余国。同时,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欧人东来航海探险旅行,及传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国茶叶文化传往西方,为以后的华茶大量输入欧洲作了宣传和与论准备。
【三】、茶文化的内涵及其历

茶与茶文化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