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ppt.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
温馨提示: 请点击相关栏目。
自主探究· 考点突破
合作探究· 史论互证
开放课堂· 高考研习
自主探究•考点突破
考点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轻巧识记——“市”、“坊”的发展与演变
市坊界
限明确
政治军
事功能
西


打破市
坊界限
经济功能
明显增强




特色
特色
发展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归纳比较——城市中的“市”与“草市”、“夜市”的区别
(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易误辨析——古代商业经济
(1)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人”不是由商人的国名而来,而是源于擅长经商。
(2)古代城市形成的两种主要形成途径: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二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商品交换中心发展起来的“市”。
(3)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夜市”的出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已不复存在。二者最大的不同应是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4、整体图示——古代商业的发展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生产力
发展
1、轻巧识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考点二:古代的经济政策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土地氏族
公社所有
井田制
封建土
地所有制
生产力
发展
土地
兼并
日益
严重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概念阐释——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提出
执行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易误辨析——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不但妨碍海外市场开拓,而且导致中国固步自封。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闭关锁国”不等同于“海禁”。前者是限制海外贸易,后者是禁绝中国人海外贸易和限制外商贸易。
(3)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4、思维升华——“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这三种经济政策都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衍生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明清
封建
制度
日趋
腐朽
阻碍
资本
主义
萌芽
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