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专题复习
常考点清单一
论述类文章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一、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科技论文和学术论文两大类。科技论文应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引领性、针对性五个特点。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创造性,④理论性。
二、杂文也叫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评论等文体的总称。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痼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可以使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三、评论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评论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
、思想倾向、社会活动或工作发表议论的文章。评论具有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征。评论的新闻性表现为提出人们当前关注的问题,突出新意,迅速传播。
不同的新闻传播工具对评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五类:
①社论。包括专论、代论、来论、编辑部文章等。
②本报评论员文章。包括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等。
③短评。代表编辑部意见的短篇评论。
④编后记和编者按。是编辑为新闻报道或文章加的说明或批注。
⑤专栏评论。一般署作者名字,形式活泼,体现作者风格。
、探讨,揭示文艺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艺创作的实践活动。文艺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影视评论既可对诸多方面做综合评论,亦可对某一方面做重点评论。文艺评论的对象是文学艺术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艺作品有关的。
、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进行评论,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思想评论是以议论说理为基本表达手段,对精神意识、观念信条、态度准则等人们在思想方面的倾向、动态、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明辨是非,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
、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进行议论和评论,以表明作者观点和见解的说理性的文章,重在展示观点和思想,并常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电台或电视台有关栏目中。
常考点清单二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论点、论据、论证。
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之中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论点来展开议论。
论点在文本中的特点是:
第一,从全文看,论点必然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而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其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第二,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大多以“所以”“总之”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当然,也有少数议论文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需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
第三,为了使论述更深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