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再惹祸当班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管理者在物品药品管理方面也有问题。不出事故只是偶然,出事故是必然。临床案例据中国新闻网报道,8月14日上午,抚州第五医院一名住院患儿的父亲无意中发现医院给儿子输液用的“%氯化钠注射液”刚刚过期。医院接到反馈后,立即采取了相关紧急措施,抚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抚州市卫计委等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截至目前,注射了过期药品的患儿,在临床观察中尚未发现不良反应,调查工作仍在紧张开展中。过期药品的药瓶显示,该药品为规格50ml的“%氯化钠注射液”,瓶身外标签注明了生产日期为2016年8月7日,有效期至2018年7月。据了解,有数名患儿在医院注射了这一刚过期药品。抚州第五医院医调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有效期一般为两年。过期的“%氯化钠注射液”均属同一批号(K16080703)。接到患者家属反馈后,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立即停止使用这一批号的“%氯化钠注射液”,对未启封的过期药品进行了封存,并在全院开展针对误用过期药品的大排查,经排查后发现,医院只有儿科误用了过期“%氯化钠注射液”。初步查明,该科室先期预领了该药品存放在科室内备用。用至今年7月底还剩余30余小瓶,因工作疏忽,儿科没有发现剩余的30余小瓶已过期,继续顺延使用了过期的“%氯化钠注射液”。案例分析很明显,这又是一起因为备用药管理不善、给药核对不严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一例例不良事件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看到这个案例,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尤其是病区护士长,应该赶紧提高警惕,清查下自己科里都有哪些药品,无论是抢救药,还是备用药,查出近效期的药物,立刻妥善处理,杜绝安全隐患!过期药,是医疗护理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处理程序,正确处置的医疗废物。护理管理者,更是科室药品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一旦因之生事,护理管理者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因为,科室里存有的药品都是随时准备用到患者身上的,生命至上,贵于千金,在生命面前,任何的理由和借口,都站不住脚!上述案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护士未认真核对的因素,护理管理者也难辞其咎。科室一次性领出这么多备用药,用到过期还剩30多瓶,明显备用药领取存在问题,且对备用药的管理没有建章立制或者制度执行不力。医院除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也务必要考虑到系统上存在的漏洞,才能在今后彻底规避类似事件的发生。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直接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当事护士是直接责任人,这是护士自身因素。当班护士要做好自我反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做到慎独。
过期药再惹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