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文古代诗词鉴赏作为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中必考的部分,历年来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原因就是没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以及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从答题思路上来说,拿到一首古诗词,我们要根据诗词的内容、作者、朝代的信息准确判定出诗歌的题材类型(例如:婉约词、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从大方向上把握住了诗词的类型那么答题时不至于南辕北辙、徒劳无功。一、古代诗歌常见题材:山水田园诗(热爱自然、淡泊宁静、厌恶官场、恬淡闲适)边塞征战诗(环境苦寒、边塞风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戍边乡愁、孤寂惆怅)咏物抒怀诗(不畏生死、崇高清白、情操高洁)咏史怀古诗(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感叹兴衰)赠友送别诗(离愁别绪、依依不舍、劝勉祝福)羁旅思乡诗(羁旅之苦、思念亲人、客居凄凉、厌恶战争、怀才不遇)即事抒怀诗(忧国忧民、讴歌山河、仕途偃蹇)把握住了题材,还需要掌握诗歌体裁的知识,这样不至于答题用词闹出笑话。考试主要考察唐诗宋词,常见体裁以考查律诗和双调词为主。二、古诗词体裁知识1古体诗,包括唐以前的诗、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搞懂了诗词体裁之后,答题时要注意格律诗叫首、颔、颈、尾,词叫上阙、下阙,绝句就直接说第几句,千万不可张冠李戴,否则一分都没有。搞清楚以上知识后,才能正式进入诗词赏析的阶段,考试主要考查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的内容不少,需要熟记专用术语,答题才能得心应手得高分。一、形象:角色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角色形象:即诗中主人公形象。例如《边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诗人形象:李白傲视权贵,杜甫忧国忧民;王维热爱山水,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意象和意境的区别:通俗点说,意境是一栋建筑,而意象是这栋建筑的一片片砖头和瓦。塑造形象的手法:比兴、细节刻画、烘托渲染、对比衬托二、语言:风格特征、作用(这部分都是干货啊,必须背下来)语言风格:清新雅致、清
语文考试《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