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资本论》读后感.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资本论读后总结》《资本论》,一本伟大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据说相隔很久,是由于多年的疾病一再中断了马克思的工作。可见这本著作的问世并不容易。这本著作的伟大之处,也许对于初学者而言,并不能很好去理解,所以,在这里,我想还是引用一些其他经济学家对其的评价会更加有说服力吧。莫·布洛克先生在《德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的方法是分析的方法,他说:“马克思先生通过这部著作而成为一个最出色的具有分析能力的思想家。”可是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资本论》这本著作,也有不少的反对声音出现——《星期六评论》在其关于德文第一版的短评中说道:叙述方法“使最枯燥无味的经济问题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似乎是对于马克思先生的叙述方法的一则评价,而这也是与马克思本身的想法完全敌对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而且他认为重要的,不仅是在这些现象具有完成形式和处于一定时期内可见到的联系中的时候支配着它们的那种规律。在他看来,除此而外,最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律。他一发现了这个规律,就详细地来考察这个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后果……所以马克思竭力去做的只是一件事: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一定的社会关系秩序的必然性,同时尽可能完善地指出那些作为他的出发点和根据的事实。说了那么多评价,现在让我把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梳理一下。(第一卷上)第一卷的内容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共分成7篇,共阐述了25个问题。也许不是意外,它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有很多方面的重合之处。首先是关于商品的概念: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教材中对商品是这样定义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作为商品,必须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比较而言,两者并没有差别。商品的二要素,马克思特地指出了服务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未必都是实在的商品体,比如一顿美味的晚餐比一顿原材料相同但平淡无味的晚餐,就多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服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只是“服务”这种“物”,在使用或消费的前后都不存在,而只在使用或消费的过程中存在并得到实现。而且“服务”这种使用价值的量不大容易计量,一般与它所作用的实在商品体的量有关。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马克思认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课本上说,抽象劳动是劳

《资本论》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ujukd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5-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