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精题精讲
例1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轻徭薄赋,,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
例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我夯基我达标
( )
,军费不足
( )A.《汉律》B.《隋律》C.《贞观政要》D.《唐律疏议》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公开发表了词《沁园春·雪》,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其中有
“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
4.“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句话是谁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 )
( )
,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
-中书--门下--门下--中书-尚书
,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
●我综合我发展
: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曾出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中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2)吸取隋亡的教训。(3)贞观之治。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___,定都长安,最后兼并各割据
势力,全国又归于___________,李渊就是_______。
(2)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_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他明白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_______,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轻徭薄赋,,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
( )
。
答案:形成原因:①隋朝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用人和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政策和措施,为唐朝前期繁
北师大版教案7年级下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