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六)学写游记课前准备哪一次游玩曾使你高兴或很惆怅?哪一次游玩让你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哪一次游玩给你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哪一次游玩能引发你长时间的思考?让你高兴、惆怅,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增长见识、给你留下极深刻印象的分别是什么?引发你思考的是什么问题?思考什么让你的这次游玩与众不同,是景,是风土人情还是文化气息?《敬亭山游记》写作导引敬亭山,又名查山,位于宣城西北五公里处,东西绵亘数十里,山势回环,林壑幽深,风景秀丽。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常来此游玩。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第一次来宣城,便与敬亭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写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诗。此后,历代文人多登临斯山,遂使该山“有名天下”。前不久,我独自游览了敬亭山。敬亭山公园门前,矗立着李白气宇轩昂的塑像,园内,集中陈列着当代书法家书写的诗词碑刻,其中军旅书法家李绎书写的李白《独坐敬亭山》碑刻最为醒目。步入山中,只见修篁夹道,怪石嶙岣,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因是清晨,游人稀疏,空气清新宁静,林竹交错,绿荫遮地,情趣盎然。山间泉吟溪唱,不绝于耳,优美动听,令人顿生怀古之情。行走间,忽见林中有一石墓,初疑为太白衣冠冢,待近前细看,乃玉真公主墓。碑文大意为,玉真公主,系中宗之女,玄宗胞妹,其母窦氏受祖母武则天迫害,自幼随姑母太平公主生活。因平素仰慕李白才华,遂追随李白至宣城并与李白度过了一段美好幸福的时光。后因病去世,李白悲痛欲绝,《独坐敬亭山》一诗即怀念她而作,云云。近旁尚有一泉,曰玉真泉,云是玉真公主为使李白研墨写诗和有水酿酒而变。对李白其情其意,感天动地。敬亭山游记李白本是风流才子,如有此风流佳话,亦不失为才子本色。事实是,李白并不知道宣城有个敬亭山,但他“一生低首谢玄晖(即谢眺)”,得知谢眺曾在宣城任过太守,他便从金陵风尘仆仆赶来凭吊,寄托哀思。这不仅因为谢眺的诗风清新秀逸,而且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也和李白相似。李白一到宣城,便被这里的灵山秀水所倾倒。自天宝初年,遭权奸谗毁、排挤离开长安后,李白一直过着颠沛流离,困困潦倒的日子,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他多想找一片远离喧嚣的“世外桃园”。宣城山环水抱,景色秀美,民风淳朴,正是他理想的栖身之地。尤其是位于城郊的敬亭山,逶迤起伏,林壑幽深,风韵独具。“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认为在众多的名山秀水中,“只有敬亭山”才和他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看两不厌”,即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浓厚感情。是的,眼前的敬亭山实在是貌不惊人。崇高不属于她,肃穆不属于她,喧嚣不属于她,浮躁不属于她;属于她的,只有“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我们的“诗仙”是敬亭山的知音。有这样的知音,敬亭山可以为之骄傲了。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并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什么是游记?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如何写游记?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二、抓特点,重描绘,感人情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何写游记?看梅雨潭的图片,如果你游到此地,你会如何来写这里的风景呢?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二、抓特点,重描绘,感人情如何写游记?看梅雨潭的图片,你会如何来写这里的风景呢?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学写游记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