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儿童管理探索——卡证管理大纲1、导读语2、核心3、现况4、目标儿童管理探索导读语继2010年乙脑、流脑、异常反应实现网络管理后,2011年初正式启动麻疹网络管理,同年11月脊灰网络管理开始试运行,而2011年12月29日,省卫生厅计免监测子系统的开通,预示免疫规划所有的监测信息实现网络报告,新的模式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思路,也提出的巨大的挑战。导读语一、免疫规划管理核心点是什么?二、免疫规划管理的现状三、如何适应信息化管理模式?核心免疫规划管理接种率发病率核心基础日常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乡为单位的规范化门诊实施后,集中接种带来最大的弊端是坐等儿童上门。乡级接种门诊没有开展主动搜索,没有部门的沟通村医的职能逐渐消退。部分的社区和乡级本点没有村医。目标儿童本底不清现况二、儿童流动性大大增加(本县级流动、其他户籍的流动)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出现了大量的新增社区及人口,再加上人口的高流动性以及预防接种信息化高速发展,原有的预防接种卡证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需要,存在卡证管理不到位,目标儿童管理脱节,本底不清等现象。门诊建卡的儿童属性较为混乱,分配不均,可能出现大量的预防接种内卡建在县级几个大的预防接种门诊,部分乡级门诊、社区门诊的内卡建卡率极低。目标儿童不清,出现部分门诊辖区的儿童有催种有管理,不是辖区的儿童就不管了,甚至连内卡都不建。现况三、公共卫生经费的分配问题自从有了公共卫生经费以后,所有的免疫规划工作经费似乎都找到了“娘家”,都有了“来源”,但目前的公共卫生经费的分配大部分地方:1、免疫规划所占的比例甚少。2、分配以辖区人口为准。没有按劳分配,特别是一些县级疾控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根本没有分到任何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而财政拨款的不足,又让他们无法不承当这块的业务。势必造成工作辖区非辖区的区别对待。
§3.目标儿童管理入托入学课件目标儿童管理入托入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