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漏】
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谓之漏。又漏为漏落之义,烦恼能令人漏落于三恶道谓之漏。因之谓有烦恼之法云有漏,离烦恼之法云无漏。俱舍论二十曰:“诸境界中,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大乘义章五本曰:“流注不绝,其犹疮漏,故名为漏。”法华文句一曰:“毗昙云:漏落生死。”
【大阿罗汉】
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慈恩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为大阿罗汉。”
【阿罗汉】
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又译曰应真,真人。法华文句一上曰:“阿颰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四果之一。
【严净】
(杂语)国土之庄严清净也。法华经序品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
【毗尼】
新云毗奈耶。旧云毗尼。律藏之梵名也。楞严经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疏曰:“毗尼,此云善治,亦即云律。”黄庭坚诗曰:“心洁似毗尼。”
【辟支迦佛陀】
简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等,华译为缘觉,或独觉,因观飞花落叶或十二因缘而开悟证道,故名“缘觉”,又因无师友之教导,全靠自己的觉悟而成道,故又名“独觉”。
【无学】
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阿罗汉果为无学。学道圆满,不更修学也。法华玄赞一曰:“戒定慧三,正为学体,进趣修习名为有学,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法华嘉祥疏九曰:“若缘真之心更有增进义,是名为学。缘真之心已满,不复进求,是名无学。”
【自恣】
(仪式)梵云钵刺婆刺拏。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众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钵刺婆刺拏,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慈严】
(术语)有慈悲,有威严,谓为慈严。所谓慈母严父也。楞严经一曰:“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迦陵】
(动物)迦陵频伽之略。鸟名。楞严经一曰:“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宫掖】
宫廷,皇宫。掖,掖廷,宫中的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阿阇梨】
(术语)旧称阿阇梨,阿只利。译曰教授。新称阿遮利夜,阿遮梨耶。译曰轨范正行。可矫正弟子行为,为其轨则师范高僧之敬称。玄应音义十五曰:“阿阇梨,经中或作阿只利,皆讹也。应言阿遮利夜,此云正行,又言阿遮梨耶,此云轨范。旧云:于善法中,教授令知,名阿阇梨也。”南海寄归传三曰:“阿遮利耶,译为轨范师,是能教弟子法式之义,先云阿阇梨,讹也。”案阿阇梨又译悦众。
【檀越】
(术语)Da%napati,谓施主也。越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之义也。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资持记曰:“檀越,亦云檀那,并讹略也。义净三藏云:具云陀那钵底,此翻施主。”
【刹帝利】
(术语)Ks!atriy
楞严释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