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普通高等学院土木专业“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美学张先勇主编/2008年01月第一版
建筑是美术的一个分支,他是实用技术与美学理论相结合的表现艺术,具有满足社会需要与精神需要两种功能。建筑形式美通过建筑的体积、布局、比例、空间安排、形体结构以及室内外的各种装饰表现出来,以造成一种韵律和情调,体现出已经和情感。建筑审美观点和建筑美学的一般原则,是研究路桥美学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14)
建筑的和谐美,首先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个前提下在追求建筑与建筑之间和自身的和谐美。在桥梁建筑中要求的统一与和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筑物本身各部分之间的协调;二是建筑物与环境的协调,如山涧拱桥。(14)
现代的道路景观是一种动态的系统,即动态的视觉艺术,这也是其之所以富有魅力的原因。道路设计应尽可能让驾驶员清晰地看到道路限行的变化。道路没学着重于考察用路者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在道路上有方向性和连续性的活动中所看到的道路环境音响。因此,人们需要对露着的视觉特性从运动的角度加以分析。(18)
景观一词最早是自然地理面貌的类型学概念,20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外貌角度来理解景观,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人文因素的介入使景观学产生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使人认识到人的活动可以带来景观面貌的变化,若对这种变化进行复核一定规律的控制与引导,会使景观朝符合人们意愿的方向发展,这便促生了景观设计的概念。(23)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20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
桥梁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文化功能,甚至“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连接为一体。(23)
我国对桥梁的景观理解一般在“景观”。古典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有独到的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景”与“观”之关系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24)
桥梁景观可简约地概括为桥梁、人与环境等三方面的关系。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承载桥梁的土地及对桥梁形式、风格、视阔有影响的文化的、社会的、自然的、物质的甚至还包括经济的环境。在此环境中的桥梁并非单纯的视觉对象或城市交通功能的载体,而是各种社会、文化、自然、经济因素的综合。因此,桥梁景观是一综合而又复杂的体系。(240
改革开放20余年中,,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24)
(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桥梁景观总是与地景、城市景
桥梁论文写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