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所在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学号调查方式采访、资料收集教师,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教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生活指导者,人生方向标。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祖凡,一世艰辛,却默默地把知识奉献,甘做文明的使者,辛勤的园丁!改革开放已经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世界已居第4位,中国1978年进出口总额仅20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3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0年显著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风风雨雨30年,可以说我们各级教育战线的老师、科研工作者以自己辛勤的探索和实践为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风雨兼程三十年的教育改革,同样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0年出生的人们,如今已过了近40个春秋。30年前,当他们刚上小学的时候,中国正酝酿着一场重大的改革。就在那一年冬天,关闭长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了。那年的高考,犹如中国大地上的一声春雷,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整个国家也开始有了新的活力。不管你的出身、家庭、信仰、民族、社会地位,在教育面前应该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有了选择命运的权利。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亦感慨于中国教育这三十年的沧桑巨变,在接过中国教育这根接力棒之前,年轻的心驱使我们展开了对教师这三十年变化的调查!正文改革开放结硕果,两位不同地方的老教师对教师变化的感悟:江西省一位普通农村教师对教师三十年的变化的感受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整整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作为一个农村的普通教师,亲身经历了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见证了改革开放对农村教育,特别是对学校建设带来了巨大变化。学校从破旧庙堂、条木桌凳、坐着一群烂衫孩子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再到投影仪、电脑、多媒体,30年来,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配给学校,走进教室。体验一:破旧庙堂、条木桌凳、坐着一群烂衫孩子1978年我在庙岭中学读书,学校校舍是一座大破庙,破旧课桌櫈是简易木板钉制的,一条桌櫈坐着两个或四个同学,有时还坐五个人。当时学生穿的大多是单薄衣衫,甚至是破衣,多为弟妹穿哥姐的衣服。在破烂的教室上课夏天风吹雨淋,冬天严寒交加,条件十分艰苦。当时师资队伍很缺乏,老师也不像现在这么专业,一名老师至少要兼三门学科,记得吴永言老师教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和体育四门课。老师条件也很艰苦,都与学生一样,住在南风打北风吹的旧木板房里。教师只有几名公办的,大部分是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体验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1980年,我当上了老师。当时老师教学也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上课时,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字,不够写了,就用黑板揩擦掉再写,下课后通常的动作就是先拍打拍打身上,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实验设备几乎没有,我们给学生上实验课,做实验就变成讲实验,只得用粉笔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一些图供学生大致地观看。音乐、美术、体育根本没有课本,教辅书也没有。学校
毛邓三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