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神奇的货币.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神奇的货币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月17日,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昆明和南宁储备库紧急调运1万床棉被、1万件棉大衣和50吨彩条布帮助云南省做好当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这里的“救灾物资”( )
,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解析:判断一物品是否是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来交换。赈灾物品虽是劳动产品但不是用来交换,故不是商品。
答案:D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中可以看出( )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产生与本质。④说法错误,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时,才出现了货币。
答案:A
( )




解析:货币出现以后,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故选B项。A项正确但不合题意,C项错误。D项中“流通手段”与“购买手段”是一回事。
答案:B
( )




解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之前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同的,是难以固定的。因此,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固定性。由于二者都是商品,都具有衡量商品价值和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都体现社会关系,所以,A、C、D三项都是二者的相同点,不是区别,不选。
答案:B
,在这一购物流程中( )
淘宝网购物流程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货币的职能的判定,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流程图中,所汇款项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执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答案为A;B不当选;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是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C不当选;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要求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D错误。
,像我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日本的日元、俄罗斯的卢布、欧盟成员国使用的欧元。纸币购买商品的现象表明( )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购买商品”,可以用直选法选出流通手段的职能。
答案:B
( )

神奇的货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实用文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