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三中学江滨分校学生宿舍地下室基坑监测方案批准:审核:编制: 福建博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十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福州第三中学江滨分校用地内,无地下管线,,东、北、西均无已建建筑,为空旷地。地下室层数为一层,,采用自然放坡支护体系,坡面采用喷射80mm厚C20细石素混凝土护面(内挂2目铁丝网,挂网短钉为Ф******@2000钢筋,),基坑开挖岩土性状主要为:①-1杂填土;①-2耕植土;②粘土;③淤泥;④粉细砂;⑤淤泥;~①-1杂填土,处于基坑开挖范围内,坡体安全等级为二级。二、监测目的通过监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地下水位变化、邻近建筑位移等),及时反应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2、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优化设计;3、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提供依据。三、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J502O2-200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1996)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四、监测内容基坑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及三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周边建(构)筑物、道路等。主要的监测项目有: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地下水位变化、邻近建筑位移及监测预警等。五、监测技术要求及报警值(一)、监测精度要求1、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精度(测斜)(mm)基坑类别一级二级和三级系统精度mm/.02注:测斜管长度应超过围护结构深度不小于2~3m或不小于所监测整体稳定的土层深度;测斜管与钻孔之间孔隙应填充密实。3、沉降监测精度(mm)竖向位移报警值50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4、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等方法进行测量,水位孔深度宜在最低设计水位下2~3m,地下水位监测精度为1mm。(二)、监测点技术要求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侧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三)、监测项目警戒值根据基坑等级、周边环境及施工方法等实际工程状况,确定相应监测项目,及相应监测项目的控制值、预警值及变化速率等。各个监测项目的警戒值设置如下表:序号监测项目警戒值(mm)变化速率(mm/d)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50102基坑坡顶竖向位移5053深层水平位移<测斜>50104地下水位变化10005005邻近建筑位移402六、监测频率1、在土建施工尚未开始时,进场布设监测点,并测定稳定初始值(不少于两次);2、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频率为两天一次;3、完成基坑开挖且变形稳定时,监测频率可适当放宽为一周两次;4、当监测值超过有关标准、有危险事故征兆、自然灾害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等异常情况出现时,应加密观测,监测频率视实际情况及工程需要再行制定;5、施工过程中,我司监测组与现场监理、施工单位保持联系,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及时进行监测调整。七、监测实施方法各个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法如下:(一)、沉降监测实施方法1、监测内容本监测项目的监测内容有: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地下水位变化、邻近建筑位移。2、基准点、工作点及观测点的布设原则(1)基准点位置的选择要求基准点点位应选择在基坑土建施工影响范围外的稳定区域,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在3倍的开挖深度以外的稳定区域。其数量和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应便于施工、施测和保存。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基岩式基准点,亦可选择具有挖孔桩基础的高层建筑物的结构上建立基准点或稳固道路连续4个基准互相检核。(2)观测点的布设位置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施1号图)所设计
基坑监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