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萧红故居:回不去呼兰河.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萧红故居:回不去的呼兰河-历史论文萧红故居:回不去的呼兰河 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冬天一片白雪,夏天则满院蒿草。风来了,蒿草发着声响,雨来了,蒿草梢上冒烟了。没有风,没有雨,则关着大门静静地过着日子……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本刊记者/李响刚出哈尔滨中心城区,高速公路上已经出现大字指示牌:萧红故居,25公里。一路向北,大约每过5公里,路牌便再次出现。很少有名人故居被地方政府如此大力宣传,仿佛驶往呼兰的每一辆车都是奔着萧红而去。呼兰来自于满语,意思是烟囱。满族祖先给寒冷的小城起了简朴的名字,呼兰的女儿萧红赋予它生命与灵魂。1940年,在香港,饱经去国怀乡之苦的萧红写下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让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小城闻名海内。她倾情描摩的老家旧居,长满蒿革的后花园,也成为文学青年心中的伊甸园。我家是荒凉的“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么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这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说‘晚霞’人们不懂,若一说‘火烧云’就连三岁的孩子也会呀呀地往西天空里指给你看。”萧红记忆中,呼兰河“南岸尽是柳条丛,河的北岸就是城”。现在,无论南岸北岸,都是高楼林立的繁华的”城”。时间与呼兰河流逝向前,萧红笔下那安贫乐道的小镇、龙王庙、火烧云、寂静如常的河水、“落到河底的月亮”,早已湮灭于历史的风尘和建设的大潮。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严冬中再也不会冻得“满地裂着口”。多彩的风土画褪去,呼兰如同中国北方随处可见的新兴城镇一样,崭新整齐,面目难辨。沿桥从南部穿过呼兰河,到达北岸踏上的第一条大路名字叫“萧红大道”,再走不远便抵达故居。如若不是路标和纪念馆招牌的指引,单凭萧红小说和散文里描绘的形象,很难认出这就是她的老宅所在地。长寿胡同早已不存,气派簇新的青砖瓦房大院,坐落于马路环绕的广场中央,马路外圈,高楼与饭店商铺俯视着萧红故居。萧红本姓张,祖上是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在黑土地上辛勤开垦,逐渐积下一份有田产、有商号的丰厚家业。萧红祖父张维祯是张家来东北定居后的第四代传人之一,生了三个女儿,幼子夭折,将堂弟十二岁的儿子张廷举过继到自己家中。1909年,21岁的张廷举娶姜氏为妻,为了他们的婚事,张家在前一年盖了新房,即萧红童年故居、张家大院的原型。那大院的确只能称为书中才有的“原型”。1954年家人移居沈阳,老宅成为大杂院,原建筑逐渐拆除。从1986年开放故居、成立纪念馆,此地不断地拆迁、重建。2007年,按照《呼兰河传》的描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复原,形成今天所见格局:占地达3500平方米,为原张家大院不到一半的面积,房屋之坚固、院落之整洁有序却远超出清末民初住宅所能达到的程度。张家大院是个空架子,萧红祖父张维祯这一支并不兴旺。张维祯温厚懦弱,兄弟分家时所得不多,他又极不善经商和管理田产,萧红出生时,家业已衰颓。所幸有这座三十间房屋的大宅,自住东院五间,将西院出租,靠房租尚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呼兰河传》中,萧红反复咏叹着:“我家是荒凉的”。没有什么显眼耀目的装饰,没有人工设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现在进入故居,处处皆是精心的“人工设置”,空旷的地面码着整齐的青砖,绿篱修剪得方方正正如西式园林,全然不似萧红少年时,院中“一到了夏天,蒿革长没大人的腰了,长没我的头顶了,黄狗进去,连个影也看不见了”。一到后园,立刻是另一个世界从外墙看,张家大院与北京四合院很相似,进门才体会到截然不同的气场。北京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角,讲究的人家进门必有影壁,越是豪宅,越要经历一番通幽曲径才能识得庐山全貌。东北地区的院门开在南面正中,不设影壁,开门见山,亮出关东人“单刀直入”的豪爽性格。大院中大部分房屋租给贫苦人家或给雇工使用,只有正房五间是张家自己居住,萧红唤作“五间房”。中厅是厨房和炉灶,这是东北民居的典型格局,中厅生火以供东西两屋的火炕取暖。张廷举夫妇住东屋两间,张维祯老夫妇住西屋两间。1911年端午节,萧红在东屋外间出生,张维祯为孙女取了学名秀环,乳名荣华。她一生下来就比男孩活泼好动,母亲给她裹起手脚她就拼命挣扎,大人都说,这丫头长大准是个“茬子”,即倔强厉害的角色。祖父母的西屋是她向往的博物馆。“外间里摆着大躺箱,地长桌,太师椅。椅子上铺着红椅垫,躺箱上摆着朱砂瓶,长桌上列着座钟。钟的两边站着帽筒。帽筒上并不挂着帽子,而插着几个孔雀翎。”大躺箱上还摆着二三十个穿古装衣服的小人。萧红最渴望的就是摸摸孔雀翎的眼睛和那些小人,有洁癖的祖母总是第一时间制止:“可不许用手摸,你的手脏。”她偏用小脏手捅破祖母洁白的窗户纸,若有人阻止,更要顽皮地加速多捅几个洞,祖母一追她,她就

萧红故居:回不去呼兰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162 KB
  • 时间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