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制度创新--关于加快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战略思考(发表日期:2005年10月7日)刘玉堂(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纪兴(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所所长、研究员)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自1984、1992年后的第三次开发区建设热潮,目前我国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从1981年的15个、2000年的32个增加到目前的50个左右,省级、市(地)级、县级等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开发区也迅速兴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全国的投资环境都在不断改善,“水涨船高”,客观上对开发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开发区过去主要依靠优惠政策作为发展动力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入世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行的与WTO不相符的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关于入世后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保留的特殊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对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方面,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均应体现国民待遇原则。因此,抓紧对经济开发区制度创新的深入研究,提出具有登高望远的前瞻性观点,对当前的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阳逻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经济开发区的制度创新必须建立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阳逻经济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部近郊的长江北岸,距市中心21公里,现有码头29个,泊位38个,年吞吐能力280万吨。其地东扼武汉通海之长江咽喉,京深、京九铁路夹境而过,在建的绕城高速公路与阳逻长江大桥相接,将318、106国道、京珠、沪蓉高速公路通连一体;阳逻至天河国际机场仅26公里,汉口机场亦外迁阳逻。其区位优越,腹地广阔,交通畅达,形成了华中地区罕见的“水、公、铁、空”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长江阳逻江段长14公里,江阔水深,不滞不淤,岸壁坚固,河道稳定,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大轮,涨水季节可泊万吨巨轮,是长江中游第一深水良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集装箱码头。自古以来,城市往往因路而兴、因水而兴、因港而兴。可以预言,阳逻的通达东西南北中之区位优势,既是建设现代化物流港口的黄金宝地,又将是今后武汉的城市发展向外延伸、建设卫星城的首选方向。二、阳逻经济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制度创新应注意的问题1、注重观念创新。观念是制度的灵魂,制度是观念的体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开发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仅仅依靠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或扩地寻租的粗放式发展受到严重挑战,而注重结构优化、环境优美、服务优良、资源优裕、区位优越的经营基础则成为投资者的普遍共识。这“五优”条件是开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区域经济必须始终关注的战略制高点问题。忽视其中某一条件,就必然加大投资成本,无法实现“双赢”式的良性循环。因此,从战略上确立“五优”观念,对阳逻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体制上,阳逻经济开发区应当成为政府转变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组织规则的先行者。尽量减少行政职能,加强经济职能和服务职能,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效率,是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应当遵循的原则。在这方面,过去多年提倡的“七通一平、一站式服务、小政府大社会、一支笔审批”等做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
关于加快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战略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