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挑战者——诺基亚重生诺基亚需要保留一个挑战者的资格,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它已经淡出智能手机主战场那么久了,现在的生态链和游戏规则早已不是它所熟悉的。艾洛普似乎早已习惯了在公众面前把诺基亚定位成一个挑战者。3月28日,诺基亚把Lumia800C的发布会摆在了北京永定门前。不出所料,他上台的第一段话就是这个曾经被摧毁,但又得到重建的伟大建筑对于诺基亚的寓意。“我们也在重塑着自己,要知道,这家公司已经在中国成长了26年,它已经经历了太多。”艾洛普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因为距离去年2月他宣布和微软达成战略合作之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在这期间,苹果发布了一款手机和两款平板电脑,Android的新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而诺基亚在中国严格意义上只有一款N9,更何况还不是WindowsPhone(简称WP)的产品。所以说,这一刻他等了太久。即便是一些声音继续唱衰这款产品,而且它也的确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市场统治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诺基亚已经第二次发布了利润预警。但很显然,Lumia系列的亮相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简单地说,诺基亚需要保留一个挑战者的资格,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它已经淡出智能手机主战场那么久了,现在的生态链和游戏规则早已不是它所熟悉的。这一年如今看来,选择与微软合作这个曾让艾洛普背上“卧底”罪名的决定并不那么“坏”,尤其是Android市场现状暴露出的问题看似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三星的市场份额正在逼近苹果,但利润规模却远逊于对手。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设备厂商的利润额有可能会持续下降。因为平台提供商和运营商才是真正的权力拥有者,而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尤其是新兴市场“千元智能机”的冲击,很多大牌OEM厂商不得不面临盈利的难题。反过来看诺基亚,艾洛普的逻辑其实很有针对性。首先,Android生态圈几近饱和,诺基亚其实已经错过了进入的最好时机。如果强行进入,理想状况下会带来一波升势,但只会逐渐沦为一个纯粹的OEM厂商,这与艾洛普对诺基亚的定位大相径庭。其次,微软开的价码想必要高于谷歌,虽然没有太多公开的资料去佐证,但据诺基亚的财报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平台支付费”,此外诺基亚使用WP系统的版权费是15美元,而其他厂商至少要付20美元(中兴甚至需要支付27美元)。第三个原因就是诺基亚的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得以保留,最明显的就是地图。2007年,诺基亚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之后便有了地理信息服务Ovi。微软的地图应用一直做得不好,自从和诺基亚合作之后,甚至Facebook和雅虎都成了它的客户,势头直逼谷歌。此外,在音乐、NFC、多核处理器等方面,诺基亚的积累都比微软要深。“微软毕竟是一家软件公司,建立社区、提供通讯服务和搭建平台,从来都不是它的长项,而这反而是诺基亚所擅长的。”微软相关人士这样说道。但最大的利空就是WP不能迅速上线,最早也得几个月之后,诺基亚只能等,而且付出的代价是错过了智能手机最迅猛的一段升势,自己的领土也被竞争对手疯狂地吃掉。在2011年的财报中,诺基亚的出货量是7730万部,,甚至非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减少了1000万部。净营收减少了38亿欧元,更是史无前例地陷入亏损,。和之前无数次的转型不同,诺基亚这次似乎无法掌控
2012挑战者——诺基亚重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