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明节吃团子的由来.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明节吃团子的由来篇一:清明团子-美食杰清明团子作者:月亮晶晶栏目:甜品点心工艺:蒸口味:其他难度:普通烹饪时间:15 主料:糯米粉:500克、艾叶:100克、大米粉:100克辅料:豆沙:适量、春笋:1根、雪菜:适量、豆腐干:适量、猪肉:适量、食盐:适量、鸡精:2克步骤: 材料集合图: 雪菜笋丁馅料的做法: 1、春笋、豆腐干、肥肉都切成小丁 2、烧热炒锅,下肥肉丁慢慢煸炒出油 3、等肥肉丁缩小成油渣即可,此时肥肉丁的油都逼出了。油渣不用捞出,一起炒在馅料里非常香 4、放春笋丁下去煸炒至熟 5、放豆腐干丁和雪菜入锅中煸炒透,加适量盐和鸡精调味。(雪菜是咸的,盐的量控制好,按我们家的口味,雪菜中的盐分就够整个馅料的咸味了,所以这里没加盐只加了少量鸡精) 6、出锅待凉后包入糯米面团中即成咸味的清明团子清明团子的做法: 7、艾草用清水洗净,锅中水煮开,加一勺盐,把艾草放入焯水。焯好水的艾草立刻捞出,用冷水冲凉 8、焯过水的艾草加少量凉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糊 9、糯米粉500g,大米粉100g混合,用量杯兜起半杯放旁边(以免等下水加的过多,可以补救) 10、把艾草糊加入粉中,加热水,边加边搅拌,面粉成块状后,用手揉成光滑面团。揉好的面团入微波炉叮一分钟,取出(原因见后面的烹饪小技巧) 11、把面团分割成小块,取一块搓圆压扁,包入馅料,收口搓圆 12、包好的团子下面垫棕叶,上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做好的生胚: 蒸熟后: 篇二: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三(4)班林典“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哪个节日吗?(指名说)是的,清明节。清明节大约起始于周朝,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渐渐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因此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样的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则成了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清明,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原来,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食的习俗是这样来的。清明节还有哪些其它习俗呢?(指名说) 大家说得真好。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由此看来,清明节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真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所喜爱。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踏青又叫春游。古时(本文来自:博旭范文网:清明节吃团子的由来)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

清明节吃团子的由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