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形学教学日期2009年2月23日第1周星期一2学时1、教学目的:了解军事地形学的概念、内容、分类以及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2、教学内容:概念及分类;地形对战斗行动的影响;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使用3、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物符号的规定、地貌判读;难点是学会对地形图的使用。4、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结合地图讲授。通过提问和讲授地形图在军事作战中的重要性的方式将本次课导入,抓住学生注意力。(2)时间设计:总共400分钟。概念及分类(10分钟)地形对战斗行动的影响(20分钟);地形图的识别(300分钟)地形图的使用(70分钟)讲稿军事地形学的概念及分类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作为《军事理论》课程的一章,主要了解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比例尺、地物符号的使用规定、地貌判读;重点是学会对地形图的使用。它主要研究: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识别与使用地图,标会要图简易测图,制作沙盘,海图和航空图片的判读。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现使用地图等内容。、航海图、:(分析、判断)第一节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一、地形的分类军事地形学: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统称。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如平原、丘陵、山地等;地物是地球表面固定性的物体,如房屋、道路、河流、桥梁等。 不同的地貌与地物的结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形。军事地形学:从军事需要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学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统称。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如平原、丘陵、山地等;地物是地球表面固定性的物体,如房屋、道路、河流等。 不同的地貌与地物的结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形。部队参谋要掌握的业务技术::依照地貌的分类,可分为平原、丘陵地、山地、高原;依照地物的分布和土壤性质,可分为居民地、水网稻田地、江河与湖泊、山林地、沙漠、草原、沼泽地等;依照对战斗行动的影响,可分为开阔地、遮蔽地和断绝地。不同的地形军队行动有着不同的影响。插入: 《孙子兵法》十三篇其中有《地形篇》——世界军事地形学的开山之作。孙武:“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毛泽东:“作战时选择突击方向和突击点,要按照当前的敌情、地形和自己的兵力去决定。"二、地形的战术性能地形的战术性能; 是指地形对组织和进行战斗行动以及在战斗中使用武器和技术装备的影响。地形的战术性能是地形对作战行动产生的固有的、客观的影响,它集中地从地形对部队的运动、观察、攻击、隐蔽、伪装、防护、工程建筑、通信联络和战斗指挥等战斗行动所提供的条件及产生的影响上反映出来。严重影响部队的走、打、吃、住、藏。研究地形就是通过研究地形的战术性能。分析地形对军事行动的利弊。三、几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军队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进行的,都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战争的历史证明,无论进攻或防御,在其它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善于利用地形,可以减少损失,取得战争的胜利。否则遭受失败。古今中外军事家,无不重视研究卖弄对战斗的影响。下面我们对三种典型的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作以探讨平原平原:地面平坦宽广,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叫平原。平原地形特点是:河渠较密,水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善,居民地密集,经济发达,道路成网,交通便利,农田耕地连片,森林覆盖较少,但经济作物发达。军队在平原作战,便于摩托化、机械化部队行动,便于组织指挥和通信联络,便于观察,射击,便于物资补给,不利于原子、化学武器的防护。丘陵地:地面起伏较缓,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下的高地叫丘陵。丘陵地地形特点是:高差不大,山顶圆凸谷宽岭低,坡度平缓,断绝较少,山脚附近全为耕地、梯田和谷地,,它是介于平原与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形。对军队的行动和各种兵器器材的使用一般限制较小,不论攻防圴便于布署兵力、兵器,是兵家必争之地。山地:地面起伏显著,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地高地叫山地。山地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谷深,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山地便于选择良好的制高点,设立观察哨、指挥所,便于隐蔽伪装,便于凭险固守,能减少核武器杀伤效能,但不便于军队机动、指挥、协同,运输给养困难。以上三种特殊地形对军队行动的影响,为分析其它地形奠定了基础。如城市,建筑物密集,机动困难,不便于指挥,便于隐蔽。如沙漠
第六章-军事地形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